• 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醫院 血管外科中心(北京 100037);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急性Stanford A型主動脈夾層治療一直以來極具挑戰性,器官灌注不良綜合征是急性主動脈夾層常見的嚴重并發癥,可導致患者臟器缺血壞死引起內環境紊亂,提高手術死亡率,并且影響患者預后。近些年來,各國學者對主動脈夾層合并器官灌注不良做了許多研究工作,探索了發生機制,提出了新的分型,創新了治療方案,但是各個中心對其處理策略仍缺乏一致性意見。因此,本文主要就急性Stanford A型主動脈夾層合并器官灌注不良的發生機制、分型、診治策略和預后方面的相關進展進行綜述。

引用本文: 張博文, 頓耀軍, 劉雁翔, 高浩昱, 任杰, 王露辰, 周桑榆, 謝明鑫, 孫曉剛. 急性Stanford A型主動脈夾層合并器官灌注不良的研究進展.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24, 31(8): 1235-1241. doi: 10.7507/1007-4848.202211049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肺癌合并冠心病的風險因素及治療進展
  • 下一篇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中的二尖瓣處理策略及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