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遵義醫科大學第五附屬(珠海)醫院 心胸外科(廣東珠海 519100);
  • 2. 大連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急診科(遼寧大連 11602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肺內外各種因素會導致低氧血癥性呼吸功能不全,甚至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急性肺損傷(acute lung injury,ALI)。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發病機制的信號通路繁雜且治療手段有限。目前已有大量研究報道了核轉錄因子 κB(NF-κB)、磷脂酰肌醇 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有絲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Janus 激酶/信號傳導及轉錄激活蛋白(JAK/STAT)信號通路均與ALI炎癥反應有關,其單獨或協同參與調節ALI的炎癥反應過程。本文就ALI發病機制的信號通路及其藥物干預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旨在為盡早干預肺損傷、優化供體庫使心臟死亡器官捐獻供體比例增加以及提供優質的供體保護條件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參考。

引用本文: 楊思豪, 聶洪鑫, 孟輝. 急性肺損傷發病機制相關信號通路及其藥物干預的研究進展.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24, 31(9): 1356-1362. doi: 10.7507/1007-4848.202211068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胸腔鏡肺段切除術段間界識別技術及生理機制研究進展
  • 下一篇

    心臟瓣膜病患者經導管介入治療后抗栓治療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