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麻醉科(成都 61004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調查我國心臟手術麻醉醫師在成人體外循環(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臟手術中通氣管理的臨床實踐,分析肺保護性通氣(lung-protective ventilation,LPV)策略的臨床應用與理論認識之間是否存在差距。方法 采用橫斷面問卷調查的方法,在2021年9月—2022年2月向中國30家醫院(心臟手術量>1000臺/年)的心臟手術麻醉醫師發送電子調查問卷。結果 共回收問卷323份,有效問卷297份,有效率92.0%。在非CPB期間,聯合使用小潮氣量(tidal volume,VT)、呼氣末正壓(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和肺復張手法(alveolar recruitment maneuver,ARM)的麻醉醫師占84.8%(252/297);90.6%(269/297)的麻醉醫師采用小VT通氣(6~8 mL/kg);92.3%(274/297)設置PEEP,其中PEEP水平<5 cm H2O占57.9%(172/297);67.3%(200/297)常規實施ARM,其中86.2%(256/297)采用手控ARM。在CPB期間,89.9%(267/297)的麻醉醫師不實施肺通氣,29.6%(88/297)主動實施ARM。結論 在中國成人CPB心臟手術通氣管理中,大多數麻醉醫師應用聯合小VT、PEEP和ARM的LPV策略,除小VT的應用較一致外,其他通氣參數的設置在麻醉醫師之間存在差異。同時,LPV的臨床實踐與理論認識也存在差距。

引用本文: 賀佳鑫, 玉紅, 李雪霏, 余海. 成人體外循環心臟手術中通氣管理臨床實踐的全國性調查研究.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24, 31(8): 1174-1180. doi: 10.7507/1007-4848.202302091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經股動脈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治療單純主動脈瓣反流的臨床可行性研究
  • 下一篇

    主動脈夾層細胞焦亡相關miRNAs篩選及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