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整形外科/燒傷科(成都 610041);
  • 2. 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成都 610041);
  • 3.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心臟大血管外科(成都 61004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系統性評價利用3D打印心臟模型進行先天性心臟病教學的有效性。方法  計算機檢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數據庫中關于3D打印心臟模型應用于先天性心臟病教學的文獻,并用Meta分析評估其效果。檢索時限為建庫至2022年11月10日。兩位研究者獨立篩選文獻、提取數據和評價文獻質量。隨機對照試驗質量評價采用Cochrane文獻評價標準,橫斷面和隊列研究采用JBI評價量表。使用R軟件進行Meta分析。結果  篩選后納入23篇文獻,其中隨機對照試驗7篇、橫斷面研究15篇、隊列研究1篇。隨機對照試驗均為低風險偏倚,橫斷面研究和隊列研究均存在潛在偏倚。3D打印心臟模型與2D圖像教學比較的文獻有4篇,其Meta分析結果顯示,兩組對理論成績的影響差異有統計學意義[SMD=0.31,95%CI(–0.28,0.91),P=0.05]。結論  3D打印心臟模型對先天性心臟病教學效果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未來仍需要更多隨機對照試驗提供相關證據。

引用本文: 畢思偉, 周彥楠, 古君, 武忠. 3D打印心臟模型對先天性心臟病教學效果影響的系統評價與Meta分析.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24, 31(8): 1101-1108. doi: 10.7507/1007-4848.202304004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后雙聯抗血小板治療改善中遠期臨床預后:DACAB-FE研究解讀
  • 下一篇

    基于增強CT影像組學列線圖鑒別胸腺瘤風險程度的單中心回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