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臨床流行病學與循證醫學研究中心/中國循證醫學中心(成都 610041);
  • 2. 綿陽市人民醫院 心血管內科(四川綿陽 6210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以脆性指數為工具指標評估心血管Meta分析的穩健性。方法 檢索PubMed、EMbase及Web of Science數據庫,收集2018—2022年心血管領域Meta分析相關文獻,計算脆性指數;通過Spearman相關性分析探索脆性指數與樣本量、總事件數、效應值及效應值置信區間寬度的關系。結果 共納入29篇文獻的212個Meta分析,中位脆性指數11(5,25),中位樣本量10301(3384,48330)例,中位事件數360(129,1309)個。多數Meta分析選擇相對危險度作為效應指標(179/212),選擇Mantel-Haenszel方法(102/212)和隨機效應模型(153/212);脆性指數與樣本量(rs=0.56,P<0.05)和總事件數(rs=0.61,P<0.05)呈正相關關系,與效應值置信區間寬度呈負相關關系(rs=?0.52,P<0.05),與效應值大小的相關性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發表在高影響力綜合性期刊與專業心血管期刊上的心血管Meta分析的脆性指數普遍較低,穩健性不高。在醫學研究中可增加對脆性指數的報告,輔助說明P值。

引用本文: 游月媛, 張桂英, 王凌, 李靜. 心血管領域Meta分析的穩健性評估.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24, 31(2): 209-215. doi: 10.7507/1007-4848.202307034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急性胰腺炎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解讀
  • 下一篇

    結直腸癌患者文化程度與住院管理流程及住院時間的關系:基于DACCA的真實世界數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