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 臨床研究中心 南通大學醫學院(江蘇南通 226001);
  • 2.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胸外科(北京 100191);
  • 3.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 病理科(江蘇南通 226001);
  • 4.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 胸心外科(江蘇南通 22600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基于SHOX2和RASSF1A甲基化水平的機器學習算法預測早期肺腺癌病理類型的準確性。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接受肺部腫瘤切除手術患者的石蠟包埋(formalin-fixed paraffin-embedded,FFPE)標本。根據腫瘤的病理學分類,將患者分為3組:良性腫瘤/原位腺癌(benign tumor/adenocarcinoma in situ,BT/AIS)組、微浸潤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組和浸潤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組。使用LungMe試劑盒通過甲基化特異性PCR(MS-PCR)測量FFPE標本的SHOX2和RASSF1A甲基化水平。以SHOX2和RASSF1A的甲基化水平為預測變量,采用機器學習算法(包括邏輯回歸、XGBoost、隨機森林、樸素貝葉斯)預測不同的肺腺癌病理類型,并構建網絡服務器供臨床使用。 結果 共納入272例患者,BT/AIS組、MIA組和IA組患者的平均年齡分別為57.97歲、61.31歲和63.84歲;女性患者占比分別為55.38%、61.11%和61.36%。基于SHOX2和RASSF1A甲基化水平建立的早期肺腺癌預測模型中,隨機森林與XGBoost模型在預測各病理類型時表現良好。隨機森林模型的C統計量在BT/AIS組、MIA組和IA組分別為0.71、0.72和0.78。XGBoost模型的C統計量在BT/AIS組、MIA組和IA組分別為0.70、0.75和0.77。樸素貝葉斯模型僅在IA組表現較為穩健,C統計量為0.73,具有一定的預測能力。邏輯回歸模型在各組中的表現最差,對各組均無預測能力。通過決策曲線分析,隨機森林模型在BT/AIS和MIA病理類型的預測中展示了較高的凈收益,表明其在臨床應用中具有潛在價值。結論 基于SHOX2和RASSF1A甲基化水平的機器學習算法預測早期肺腺癌病理類型具有較高的準確性。

引用本文: 黃潤棋, 強光亮, 劉益飛, 史加海. 基于SHOX2和RASSF1A甲基化水平的機器學習算法預測早期肺腺癌病理類型.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25, 32(1): 67-72. doi: 10.7507/1007-4848.202408048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生物學檢測與影像學綜合評估1 017例肺部結節良惡性的回顧性隊列研究
  • 下一篇

    CT聯合腫瘤標志物預測肺結節低分化腺癌的模型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