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哲魁 1,2 , 韓曉帆 1,3 , 王澤正 1,3 , 馬文星 1,3 , 段降龍 1,2,3
  • 1. 陜西省人民醫院普外二科(西安 710068);
  • 2. 西安醫學院(西安 710021);
  • 3. 延安大學醫學院(陜西延安 7160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影響胃癌根治性切除術后發生感染性并發癥的危險因素,并構建風險預測列線圖模型。方法 回顧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間于陜西省人民醫院普外二科行胃癌根治性切除術的429例原發性胃癌患者的臨床病理資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探索感染性并發癥的影響因素,并依據多因素分析結果構建預測模型,再進一步驗證模型的區分度、一致性和臨床實用性。結果 429例患者中,86例(20.05%)發生感染性并發癥,其中肺部感染53例(12.35%),腹腔感染16例(3.73%)、切口感染7例(1.63%)、泌尿系感染10例(2.33%)。多因素logistic分析結果表明:低預后營養指數 [OR=0.951,95%CI(0.905,0.999),P=0.044]、手術時間長 [OR=1.274,95%CI(1.069,1.518),P=0.007]、美國麻醉醫師協會健康狀況分級Ⅲ~Ⅳ [OR=9.607,95%CI(4.484,20.584),P<0.001]和飲酒史 [OR=3.116,95%CI(1.696,5.726),P<0.001]是感染性并發癥發生的危險因素,根據這些因素構建的列線圖模型的曲線下面積為0.802 [95%CI(0.746,0.858)];校準曲線顯示列線圖預測的胃癌根治性切除術后感染性并發癥發生概率與實際結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決策分析曲線顯示列線圖模型在較大的閾值范圍內可獲得臨床收益,具有較好的實用性。結論 臨床醫師需重視胃癌根治性切除術患者的圍手術期管理,可通過預后營養指數、手術時間、美國麻醉醫師協會健康狀況分級及飲酒史構建的預測模型充分評估患者自身情況,對于風險較高的患者,應采取針對性干預措施,以期降低術后感染性并發癥的發生風險。

引用本文: 劉哲魁, 韓曉帆, 王澤正, 馬文星, 段降龍. 胃癌根治性切除術后感染性并發癥的危險因素分析及預測模型的建立: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24, 31(2): 218-224. doi: 10.7507/1007-9424.202309017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虛擬臨床試驗應用現狀及趨勢
  • 下一篇

    經手術切除肺癌腫瘤大小測量和臨床T分期準確性:1 880例患者的回顧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