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歡馨 1,2 , 賀子妍 1,2 , 白亞寧 1,2 , 汪曉東 2,3 , 向海平 3,4 , 李立 5
  • 1. 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成都 610041);
  • 2.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普通外科胃腸外科病房(成都 610041);
  • 3. 四川省衛生信息學會(成都 610041);
  • 4. 四川省衛生健康信息中心(成都 610041);
  • 5.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結直腸腫瘤中心(成都 61004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基于當前版本華西腸癌數據庫(Database from Colorectal Cancer,DACCA)分析 2007–2022年期間結直腸癌 (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的分布情況及其預后差異和特征,為臨床決策提供一定的依據。方法 根據制定的篩選條件,從截至2022年6月23日更新的DACCA中收集符合研究條件的CRC患者。分析不同常住地CRC患者的分布情況以及生存情況。常住地根據四川省內18個地級市和3個自治州 [簡稱“21市(州)”]進行劃分。結果 本研究匯集了2007–2022年期間共5 416例符合篩選標準的數據。其中CRC患者來源集中在前3位的是成都市(44.77%)、眉山市(5.78%)和南充市(4.56%)。根據CRC患者來源地的疊加趨勢熱力圖分析結果顯示,患者基本上按照“綿陽市—成都市—雅安市”為軸線劃分出東、西兩個區域,大多數患者(5 359例,98.95%)分布在東部區域,西部區域分布較少(57例,1.05%);東部區域患者分布較為集中(尤其是成都市),而西部區域患者則呈零星散發分布,且西部區域患者數量增加緩慢且無聚集現象。DACCA中整體CRC患者的1、3和5年累積總生存率分別為96.2%、89.7%和85.1%。多因素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分析結果顯示,性別為男性、年齡為中和老年組(≥35歲)、腫瘤性質為腺癌(相對于黏液腺癌)、分化程度為低分化、pTNM分期為Ⅲ和Ⅳ期、有梗阻和穿孔是CRC患者中位總生存期縮短的危險因素(均P<0.05)。Kaplan-Meier法繪制的CRC生存曲線顯示,21市(州)中除內江市的CRC患者總生存情況差于整體CRC患者(P<0.05)外,其余20市(州)的CRC患者總生存情況與整體CRC患者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基于DACCA中2007–2022年期間的數據分析顯示,東部區域集中了大部分CRC患者,其中成都市高度聚集,而西部區域呈零星分布且無聚集現象。現有數據經統計分析僅發現內江市的CRC患者的累積總生存情況差于整體CRC患者外,其他市(州)的CRC患者與四川省整體CRC患者的累積總生存情況比較接近。

引用本文: 張歡馨, 賀子妍, 白亞寧, 汪曉東, 向海平, 李立. 單中心結直腸癌患者的常住地與長期預后的關系:基于DACCA的真實世界數據研究.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24, 31(1): 32-39. doi: 10.7507/1007-9424.202310041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病例分析:原發性乳腺血管肉瘤的X射線與磁共振成像表現及其病理基礎
  • 下一篇

    基于LASSO-logistic回歸的老年瓣膜病患者術后院內死亡風險預測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