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蚌埠市第三人民醫院肛腸外科(安徽蚌埠 2330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總結Crohn病(Crohn disease,CD)肛瘺術前伴直腸狹窄的發生情況并分析其影響因素,同時探討改良的保留肛門括約肌虛掛線(簡稱“改良虛掛線法” )治療CD肛瘺的效果。方法 回顧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間蚌埠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且采用改良虛掛線法治療的CD肛瘺患者,總結術前伴直腸狹窄發生情況和治療效果,同時根據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的變量采用卡方自動交互檢測法建立決策樹模型。結果 本研究共收集到CD肛瘺患者234例,其中術前伴直腸狹窄發生率為22.2%(52/234)。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術前伴直腸炎癥、蒙特利爾分型B2型、瘺管范圍位于肛提肌上方、瘺管數量單條且有分支或多條、淋巴細胞計數 ≥6.03×109/L、血小板計數 ≥0.61×109/L、紅細胞沉降率 ≥39.11 mm/h、C反應蛋白 ≥5.13 mg/L和腦鈉肽 ≥313.26 ng/L的患者術前伴直腸狹窄發生的概率增高(P<0.05)。對于術前伴或不伴直腸狹窄患者,采用改良虛掛線法治療后的CD活動指數評分、肛周CD活動指數評分和肛管靜息壓均較治療前呈現降低趨勢、肛管最大收縮壓呈現升高趨勢。建立的決策樹模型共18個節點,9個終端節點,決策樹模型的增益圖從0%開始逐漸增長,最終到達100%;指數圖從198%開始維持較高的水平后快速降低至100%;受試者操作特征曲線下面積為0.852 [95%CI(0.821,0.908)],其敏感度為84.35%、特異度為82.33%。結論 CD肛瘺患者術前伴直腸狹窄發生率較高,采用改良虛掛線法治療效果較好,對于術前伴直腸炎癥、蒙特利爾分型B2型、瘺管范圍位于肛提肌上方、瘺管數量單條且有分支或多條且淋巴細胞計數、血小板計數、紅細胞沉降率、C反應蛋白及腦鈉肽水平較高者應關注其術前伴直腸狹窄的情況,本研究根據這些重點關注的因素構建的決策樹模型對術前是否伴直腸狹窄的區分度較好。

引用本文: 伍軍, 項武軍, 陳震宇. 改良的保留肛門括約肌虛掛線治療Crohn病 肛瘺的效果及術前伴直腸狹窄的因素分析.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24, 31(7): 863-869. doi: 10.7507/1007-9424.202311094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期中低位直腸癌術前全程新輔助放化療后肝轉移的危險因素分析
  • 下一篇

    三維CT重建聯合吲哚菁綠顯影技術應用于腹腔鏡保留十二指腸胰頭切除術2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