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翔 1,2 , 蔣微琴 3 , 華漢巨 3 , 劉碩 1,2 , 廖天一 1,2 , 蔡輝 1,2,4
  • 1. 蘭州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蘭州 730000);
  • 2. 甘肅省人民醫院普外科(蘭州 730099);
  • 3.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結直腸外科(杭州 310009);
  • 4. 甘肅省外科腫瘤分子診斷與精準治療重點實驗室(蘭州 7300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不同RAS/BRAF突變位點與結直腸癌患者的臨床病理特征關系、轉移部位及預后的差異。方法 回顧性收集2017年3月1日至2022年10 月1日期間在浙江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結直腸外科以及甘肅省人民醫院普外科行根治術的415例Ⅰ ~Ⅲ期微衛星穩定(microsatellite stability,MSS)型結直腸癌且有第二代測序數據患者的臨床病理資料,根據RAS/BRAF有無突變及突變位點的不同分為5組:RAS/BRAF野生組、KRAS G12密碼子突變組、KRAS G13密碼子突變組、BRAFV600E突變組和其他RAS密碼子突變組。分別比較4組RAS/BRAF突變結直腸癌患者與RAS/BRAF野生型結直腸癌患者的臨床病理特征差異和臨床預后差異。 結果 在Ⅰ ~Ⅲ期MSS型結直腸癌患者中,RAS/BRAF未發生突變即野生型166例(40.0%),KRAS G12突變124例(29.9%),KRAS G13突變55例(13.3%),BRAFV600E突變23例(5.5%),其他RAS密碼子突變47例(11.3%)。 臨床病理特征分析結果顯示,BRAFV600E突變與黏液腺癌相關(P=0.033)。與野生組相比,KRAS G12突變可增加異時性肺轉移發生的概率(P=0.003),降低異時性肝轉移發生的概率(P=0.013);KRAS G13 突變和其他RAS突變可增加異時性肺轉移發生的概率(P=0.004,P=0.006)。 單因素及多因素 Cox 比例風險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在RAS/BRAF密碼子突變中,只有KRAS G13突變是Ⅰ ~Ⅲ結直腸癌預后不良的獨立預測因素。 結論 不同的RAS/BRAF基因密碼子突變伴隨著不同的結直腸癌臨床病理特征和器官轉移部位,KRAS G13密碼子突變是Ⅰ ~Ⅲ結直腸癌預后不良的獨立預后因素。建議臨床上對Ⅰ ~Ⅲ期結直腸癌患者應常規檢測RAS/BRAF基因位點突變情況,以指導結直腸癌患者的隨訪管理,幫助臨床醫生在腫瘤復發后做出合理的臨床決策。

引用本文: 張翔, 蔣微琴, 華漢巨, 劉碩, 廖天一, 蔡輝. Ⅰ~Ⅲ期MSS型結直腸癌患者RAS/BRAF基因不同密碼子突變的臨床病理特征、轉移部位及臨床預后比較.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24, 31(6): 682-689. doi: 10.7507/1007-9424.202312043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結直腸癌患者術前NRS2002評分對生存的預測價值:基于DACCA數據庫的分析
  • 下一篇

    胃食管反流致大鼠食管良性狹窄動物模型的初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