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乳腺外科(四川瀘州 6460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乳腺癌患者營養和免疫相關實驗室指標(簡稱實驗室指標)與新輔助化療(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病理完全緩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之間的關系,構建實驗室指標組合,確立乳腺癌NAC后pCR的臨床預測指標。方法 回顧性收集2020年9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在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乳腺外科接受NAC的310例浸潤性乳腺癌患者NAC前實驗室指標包括 [白蛋白(albumin,ALB)、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載脂蛋白A- Ⅰ、載脂蛋白B、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monocyte,MON)和血小板] 以及臨床病理資料。 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方法分析實驗室指標與NAC后pCR的關系,通過簡單數學運算構建實驗室指標組合,使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curve,AUC)評估實驗室指標不同組合預測pCR的效能,確立最佳實驗室指標組合(簡稱最佳組合)。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方法分析乳腺癌患者臨床病理學特征與NAC后pCR的相關性,確立NAC后pCR的獨立預測指標。 結果 310例患者中有153例(49.4%)患者NAC后達到pCR。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實驗室指標中ALB(Z=5.203,P<0.001)和HDL-C (Z=2.129,P=0.033) 與NAC后pCR呈正相關關系, MON(Z=–4.883,P<0.001)與NAC后pCR呈負相關關系。 實驗室指標6種不同組合的AUC分析結果顯示,ALB/MON組合的預測性能最高(中位AUC=0.708),確立為最佳組合,并確定該指標為新輔助療效預測指數(neoadjuvant therapy predictive index,NTPI)。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雌激素受體(Z=–3.273,P=0.001)、人表皮生長因子2(Z=7.041,P<0.001)、Ki-67(Z=2.457,P=0.014)和NTPI(Z=4.661,P<0.001)為NAC后pCR的獨立預測因子。結論 NTPI可以作為乳腺癌NAC后pCR的預測指標。

引用本文: 官桂林, 吳佳星, 郭曉蝶, 左懷全. 浸潤性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預測指數.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24, 31(5): 600-607. doi: 10.7507/1007-9424.202312045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導向下地市級三級公立醫院發展日間手術的探索與實踐
  • 下一篇

    特殊位置鎖骨下動脈瘤治療方式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