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五臨床醫學院(鄭州人民醫院)病理科(鄭州 45005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總結膽囊肝樣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HAC)的臨床及病理學特點、鑒別診斷、治療、預后等情況。方法 收集鄭州人民醫院收治的1例膽囊HAC患者的臨床表現、病理特征及治療和預后情況并復習國內外文獻。結果 患者為一57歲男性。CT見膽囊占位;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207.23 μg/L;術后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顯示腫瘤由95%的實性片狀區域和5%的腺樣結構組成,實性片狀區域胞漿透亮或嗜堿性,胞核大、核仁明顯,核分裂象易見,部分區域血管豐富,可見腫瘤性壞死。免疫表型顯示實性片狀區域AFP、細胞角質蛋白19、熱休克蛋白70、谷氨酰胺合成酶、Glypican-3均彌漫陽性,Hepatocyte少量陽性;腺樣結構細胞角質蛋白19陽性。診斷膽囊HAC伴少量腺癌。術后隨訪21個月,患者死亡。復習文獻報道36例膽囊HAC(包括本例),男14例,女22例,男∶女約為1∶1.57;年齡38~80歲。腫瘤長徑1.1~12.0 cm。位于膽囊底6例、膽囊體8例、膽囊頸6例、底-頸或底-體2例。血清AFP正常9例,升高18例。免疫表型AFP、Glypican-3、Hepatocyte至少1項陽性。隨訪1~60個月,死亡11例,2例發生肝轉移。結論 膽囊HAC是一種高度惡性腫瘤,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預后差,該腫瘤形態學少見,鑒于其臨床表現、治療及預后有別于普通腺癌,其最終依賴于病理診斷,因此認識其形態學及免疫表型至關重要。

引用本文: 方會娟, 徐小艷. 膽囊肝樣腺癌的鏡下特征:相互交織移行的肝樣分化區和腺癌區.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24, 31(4): 474-478. doi: 10.7507/1007-9424.202312053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納米炭染色結直腸癌淋巴結分站對比研究
  • 下一篇

    復雜性腸系膜上動脈瘤開放手術1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