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川大學華西護理學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全科醫學中心日間手術中心(成都 610041);
  • 2.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普外科胃腸外科病房/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成都 610041);
  • 3. 四川大學華西護理學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成都 61004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分析當前版本華西腸癌數據庫(Database from Colorectal Cancer,DACCA)中,不同新輔助治療方案對直腸癌患者預后的影響。 方法 根據制定的篩選條件從2022年11月24日更新版DACCA中提取患者信息,分析項目包括: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婚姻、經濟條件、分化程度、新輔助治療方案和pTNM分期。根據新輔助治療方案將其分為化療組、化療聯合放療組和化療聯合靶向治療組3組,分析3組患者的總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期和疾病特異性生存(disease specific survival,DSS)期,應用單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分析OS和DSS的影響因素。 結果 按照篩選條件從 DACCA 數據庫中獲得有效數據1 716條, 其中化療組954條(55.6%),化療聯合放療組332條(19.3%),化療聯合靶向治療組430條(25.1%)。 3組不同新輔助治療方案患者OS和DSS的Kaplan-Merier生存曲線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142.142,P<0.001;χ2=129.528,P<0.001);3組間的3年和5年OS率和DSS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01);進一步行不同新輔助治療方案組間兩兩比較發現:化療聯合靶向治療組的3年OS略優于化療組,而5年OS和DSS較化療組略差,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化療組和化療聯合靶向治療組的3年和5年OS和DSS均優于化療聯合放療組,其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多因素分析結果發現患者的年齡、經濟條件、腫瘤分化程度、新輔助方案和pTNM分期是OS和DSS的影響因素。結論 新輔助治療方案將影響直腸癌患者的長期生存預后。

引用本文: 牟敏, 劉瀚林, 白玉瀛, 汪曉東, 黃明君, 蔣曉蓮. 新輔助方案對直腸癌患者預后的影響:基于DACCA的真實世界數據研究.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24, 31(3): 301-308. doi: 10.7507/1007-9424.202401031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1例胰腺肝樣腺癌的CT及MR影像學表現及相關文獻復習
  • 下一篇

    十二指腸神經內分泌瘤伴肝臟與淋巴結轉移的轉錄組學差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