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胃腸外科病房(成都 610041);
  • 2.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普外科研究所(成都 61004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分析Ⅳ期結直腸癌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險因素,進一步構建并驗證Ⅳ期結直腸癌早期死亡的Nomogram預測模型。方法 回顧性分析美國監測、流行病學和結果(the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數據庫中2018–2020年期間的Ⅳ期結直腸癌患者的臨床病理學數據,按照8∶2隨機分為訓練隊列和驗證隊列,訓練隊列中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篩選出Ⅳ期結直腸癌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險因素,進一步構建Nomogram預測模型,通過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校準曲線、臨床決策曲線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對模型進行評價。結果 年齡(50~70歲組:OR=1.984,P=0.007;>70歲組,OR=1.997,P=0.008)、未婚(OR=1.342,P=0.025)、原發腫瘤分化等級G3+G4(OR=1.817,P<0.001)、T4期(OR=1.434,P=0.009)、N2期(OR=1.621,P<0.001)、M1c期(OR=1.439,P=0.036)、未化療(OR=21.820,P<0.001)、骨轉移(OR=2.000,P=0.042)、腦轉移(OR=6.715,P=0.001)、肝轉移(OR=1.886,P<0.001)是Ⅳ期結直腸癌患者發生全因早期死亡的危險因素;年齡(50~70歲組,OR=2.025,P=0.008;>70歲組,OR=1.925,P=0.017)、原發腫瘤分化等級G3+G4(OR=1.818,P<0.001)、T4期(OR=1.424,P=0.013)、N2分期(OR=1.637,P<0.001)、M1c期(OR=1.541,P=0.016)、未化療(OR=21.832,P<0.001)、腦轉移(OR=6.089,P=0.001)、肝轉移(OR=2.100,P<0.001)是Ⅳ期結直腸癌患者發生癌癥特異性早期死亡的危險因素。基于這些變量構建Ⅳ期結直腸癌患者發生全因早期死亡及癌癥特異性早期死亡的2個Nomogram預測模型。訓練隊列中全因早期死亡預測模型的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curve,AUC)值為0.874 [95%CI(0.855,0.893)],癌癥特異性早期死亡預測模型的AUC值為0.874 [95%CI(0.855,0.894)];驗證隊列中全因早期死亡預測模型的AUC值為0.868 [95%CI(0.829,0.907)],癌癥特異性早期死亡預測模型的AUC值為0.867 [95%CI(0.827,0.907)],顯示模型具有很好的預測能力。校準曲線顯示預測模型對Ⅳ期結直腸癌早期死亡預測結果與實際結果間有良好的一致性,DCA曲線顯示模型能使患者有良好的臨床獲益。結論 本研究建立的預測模型對Ⅳ期結直腸癌患者的早期死亡具有較好的預測性能,有助于臨床醫師早期識別高危患者,臨床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

引用本文: 毛益虎, 黃理賓, 楊烈. 基于SEER數據庫的Ⅳ期結直腸癌早期死亡危險因素分析和預測模型構建及驗證.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24, 31(5): 555-564. doi: 10.7507/1007-9424.202402001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結直腸癌伴同時性肝轉移行腹腔鏡同步切除手術的療效:回顧性隊列研究
  • 下一篇

    經肛內鏡入路對比腹腔鏡下完全經腹入路在經括約肌間切除術中的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