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西南交通大學附屬醫院 &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成都第二臨床醫學院,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普外科肝膽胰病區(成都 610014);
  • 2. 西南交通大學附屬醫院 &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成都第二臨床醫學院,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成都 610014);
  • 3. 西南交通大學附屬醫院 &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成都第二臨床醫學院,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成都 61001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索外科干預聯合超聲內鏡下穿刺引流治療感染性胰腺壞死(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的臨床療效。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顧性、歷史對照研究設計,收集2016年6月至2023年1月期間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的98例符合納入和排除標準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合并IPN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超聲內鏡下穿刺引流開展時間點(2020年6月),將2020年5月及之前的患者分入非EUS組(52例),將2020年6月及之后的患者分入EUS組(46例)。分析比較2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外科干預、總住院時間、重癥醫學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時間、感染時間、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生存情況、近遠期并發癥等指標。結果 EUS組的經皮穿刺置管引流(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PCD)次數(1.0次vs. 1.0次)、PCD引流管留置數量(1.0根vs. 2.0根)、經腹膜后清創引流次數(1.0次vs. 2.0次)、總住院時間(42.0 d vs. 45.5 d)、ICU時間(11.0 d vs. 14.0 d)、感染時間(10.5 d vs. 18.5 d)、MODS發生率 [43.5%(20/46)vs. 67.3%(35/52)] 及殘余感染發生率 [28.3%(13/46)vs. 48.1%(25/52)] 均短于(低于)非EUS組(P<0.05);但2組患者的經內鏡胰管支架置入次數、開腹手術次數、經腹腔入路腹腔鏡手術次數,以及腹腔出血、消化道瘺、消化道梗阻、慢性胰瘺、慢性胰腺炎和切口疝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合并IPN的AP患者,外科干預聯合超聲內鏡下穿刺引流治療可減少PCD次數和引流管數目,同時縮短總住院時間、ICU 時間和感染時間,減少MODS和殘余感染的發生。

引用本文: 文君, 單晶, 武鵬宇, 蔣崔楠, 呂海龍, 任波, 張榮, 潘傳亮. 外科干預聯合超聲內鏡下穿刺引流治療感染性胰腺壞死的臨床效果評價:單中心回顧性歷史對照研究.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24, 31(2): 175-181. doi: 10.7507/1007-9424.202402009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血糖變異性指標預測急性胰腺炎持續性器官功能衰竭的價值研究
  • 下一篇

    經導管二尖瓣緣對緣修復:當前認識與策略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