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普通外科血管外科病房(成都 610041);
  • 2. 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成都 61004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總結遠端錨定區形態與腹主動脈瘤腔內覆膜支架修復術后髂支不良事件關系的研究進展。方法 對近年來國內外在腹主動脈瘤腔內覆膜支架修復術中近遠端錨定區幾何形態對臨床結局的影響、近遠端錨定區相關并發癥的評估方法、遠端錨定區幾何形態相關不良結局的預防措施、遠端錨定區相關并發癥的病理生理學機制的相關文獻予以綜述。結果 近端錨定區的不規則幾何形態與腹主動脈瘤腔內治療術后的不良事件密切相關,遠端錨定區形態實際上比近端更為復雜且相關參數的測量方法也較為復雜,目前文獻中對于錨定區研究常用的方法包括中心線距離法、最小距離法、錨定面積法。遠端錨定區幾何形態相關不良結局的主要預防措施包括增大徑向支撐力及貼附面積、使用主動錨定系統、延長錨定區等手段。除了解剖學因素,遠端錨定區還受到多種病理生理學因素的影響。結論 遠端錨定區的形態及其相關病理變化對腹主動脈瘤腔內覆膜支架修復術后的臨床結局具有顯著影響。然而,目前關于遠端錨定區的研究較少,未來的研究應當致力于開發新的技術和方法,以改善遠端錨定區的評估和處理,進而減少腔內覆膜支架修復術后的并發癥,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質量。

引用本文: 栗嘉成, 翁誠馨, 趙紀春, 袁丁. 腹主動脈瘤腔內修復術錨定區形態評估與臨床結局的研究進展.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24, 31(8): 992-997. doi: 10.7507/1007-9424.202402038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小腸憩室合并異位胰腺并消化道出血:1例報道
  • 下一篇

    程序性死亡受體-1抑制劑在堿基錯配修復缺陷/微衛星高度不穩定型晚期結直腸癌中的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