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胃癌中心/四川大學華西護理學院(成都 610041);
  • 2. 四川大學華西護理學院(成都 610041);
  • 3.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普通外科血管外科病房(成都 610041);
  • 4.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胃癌中心(成都 61004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總結深靜脈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新型生物標志物及其研究進展,為DVT的預防、診斷和治療提供新思路。方法 查閱近5年來國內外有關DVT生物標志物的文獻并進行整理與歸納。 結果 根據文獻檢索結果,共整理出血清微小核糖核酸、纖維蛋白單體、中性粒細胞捕捉網、E-選擇素等多種常見DVT生物標志物,但大都未被應用于臨床DVT管理。目前,臨床中對DVT的確診需要D-二聚體檢測陽性與影像學檢查陽性相結合,沒有單一的生物標志物可以診斷DVT。 結論 生物標志物在DVT診療中價值顯著,但敏感度與特異度需優化。因此,尋找更具診斷價值的生物標志物是未來研究的方向之一;同時,也可以考慮充分地結合多種現有生物標志物,改善對DVT的診斷效能。

引用本文: 許勤宸, 高世林, 吳洲鵬, 劉春娟, 王默進. 深靜脈血栓形成相關生物標志物的研究進展.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24, 31(8): 1019-1024. doi: 10.7507/1007-9424.202403058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經口腔前庭入路腔鏡甲狀腺術后下頜感覺功能障礙研究現狀及展望
  • 下一篇

    直徑≤2 cm肺結節胸外科合理診療中國專家共識(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