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普通外科(鄭州 45000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利用監測、流行病學和最終結果(the 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數據庫建立并驗證直腸印戒細胞癌發生遠處轉移風險的列線圖預測模型。方法 回顧性分析SEER數據庫中2004–2015年期間診斷為結直腸印戒細胞癌患者的臨床病理資料,并按7∶3的比例將納入研究的患者隨機分為訓練集和驗證集。在訓練集中通過單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篩選出結直腸印戒細胞癌發生遠處轉移(distant metastasis,DM)的獨立風險因素并構建列線圖預測模型。應用受試者工作(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curve,AUC)、校準曲線和臨床決策曲線評價預測模型的區分度、校準度和臨床實用性。結果 總共納入2 595例結直腸印戒細胞癌患者,其中1 022例(39.4%)發生了DM。根據單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性別、年齡、T分期、N分期、手術治療、放療和化療是結直腸印戒細胞癌DM的獨立風險因素(P<0.05)。根據以上獨立風險因素構建了結直腸印戒細胞癌發生DM的列線圖預測模型,該列線圖模型的ROC曲線的AUC在訓練集和驗證集中分別為0.78 [95%CI為(0.76,0.80)] 和0.77 [95%CI為(0.74,0.81];校準曲線在訓練集和驗證集中顯示了良好的擬合度,Hosmer-Lemeshow檢驗結果分別為:χ2=9.43,P=0.31和χ2=12.47,P=0.13;臨床決策曲線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顯示,當訓練集和驗證集的閾概率分別在10%~95%和11%~90%范圍內時,該模型具有凈獲益。結論 本研究所構建的列線圖預測模型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可用于結直腸印戒細胞癌DM的早期干預和風險預測。

引用本文: 董海峰, 李康寧, 張恒, 鄭英斌. 基于SEER數據庫結直腸印戒細胞癌發生遠處轉移風險列線圖預測模型的建立與驗證.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24, 31(9): 1085-1092. doi: 10.7507/1007-9424.202403082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門靜脈肝竇性血管疾病與肝硬化患者臨床病理特征比較
  • 下一篇

    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后的胃壁厚度測量及其影響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