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嘉宇 1,2 , 唐瑗玲 1,2 , 古詩淵 1,2 , 王辛 1,2
  • 1.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腹部腫瘤病房(成都 610041);
  • 2.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放療科(成都 61004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結直腸癌是全球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在我國的發病率也位居前列。隨著診療技術的進步,結直腸癌的診療策略在不斷進步和更新。治療目標不僅為延長患者生存,還致力于保留器官功能、提高生活質量。對于局部晚期直腸癌患者,新輔助治療模式逐漸多樣化,需選擇個體化的治療策略;對于轉移性結直腸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成為錯配修復缺陷或微衛星高度不穩定患者的一線和后線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新靶點和新藥的出現進一步提高了治療療效和長期生存;另外,微小殘留病灶潛在的預測價值和指導治療作用已得到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備受關注。筆者總結了近年來結直腸癌領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指南更新內容和重要學術會議報道。

引用本文: 段嘉宇, 唐瑗玲, 古詩淵, 王辛. 結直腸癌治療研究進展.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24, 31(5): 523-529. doi: 10.7507/1007-9424.202404039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衛氏線引導的保留鄧氏筋膜直腸癌根治術(iTME)的實施標準及應用現狀
  • 下一篇

    全球及中國的結直腸癌流行病學特征及防治:2022《全球癌癥統計報告》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