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普外科血管外科病房(成都 61004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慢性胸腹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的手術治療被稱為血管外科技術領域的最具有挑戰性的手術之一。近60年來,以人工血管置換為主的開放修復術一直是慢性胸腹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的首選治療方式。隨著血管微創腔內技術的發展,產生了兩種新的手術方式:全腔內覆膜支架修復術和逆向去分支內臟動脈重建聯合腔內覆膜支架修復雜交手術(簡稱雜交手術)。盡管全腔內覆膜支架修復術創傷小、恢復快,但由于對主動脈解剖形態要求高、費用高昂、缺乏通用腔內覆膜支架產品等問題,在臨床應用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雜交手術結合了主動脈腔內修復微創的治療理念與內臟動脈區去分支重建技術,逐漸成為治療胸腹主動脈瘤的重要術式之一,尤其針對不能承受開放手術和由于主動脈扭曲、夾層真腔狹小等解剖形態不適合全腔內治療的慢性胸腹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近年根據雜交手術血流動力學分析不斷優化內臟動脈重建策略,以及探索分期及同期手術的優劣。

引用本文: 趙紀春, 王家嶸. 慢性胸腹主動脈夾層動脈瘤雜交手術進展.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24, 31(6): 645-648. doi: 10.7507/1007-9424.202405088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慢性胸腹主夾層動脈瘤治療進展
  • 下一篇

    慢性胸腹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全腔內治療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