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廣東廣州 510405);
  • 2.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東廣州 510405);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系統評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撤機后序貫經鼻高流量氧療(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的臨床療效。方法  檢索國內外數據庫關于AECOPD患者拔管后使用HFNC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試驗組采用HFNC,對照組采用無創正壓通氣(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主要結局指標:再次插管率;次要結局指標:拔管后氧合指數、重癥加強治療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時間、病死率、舒適度評分、不良反應發生率。使用RevMan 5.3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納入20篇文獻,共1516例研究對象,HFNC 754 例,NIPPV 762例。Meta分析結果顯示:HFNC組與NIPPV組,在再次插管率(RR=1.41,95%CI 0.97~2.07,P=0.08)、死亡率(RR=0.91,95%CI 0.58~1.44,P=0.69)上的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而在拔管后24 h氧合指數(MD=4.66,95%CI 0.26~9.05,P=0.04)、ICU住院時間(高危組:SMD –0.52,95%CI –0.74~–0.30;中低危組:MD –1.12,95%CI –1.56~–0.67;P值均<0.00001)、舒適度評分(MD=1.90,95%CI 1.61~2.19,P<0.00001)、不良反應發生率(RR=0.22,95%CI 0.16~0.31,P<0.00001)方面,HFNC組優于NIPPV組。結論  與NIPPV相比,HFNC并未增加氣管再插管率、病死率的風險,但可更好地改善拔管后氧合指數,縮短ICU住院時間,有效提高患者舒適度,減少不良反應發生,提示HFNC可以謹慎嘗試運用于AECOPD患者撤機后的序貫治療,特別是不能耐受NIPPV者。

引用本文: 林穎康, 李曉倩, 陳靜, 林新鋒, 陳偉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撤機后序貫使用經鼻高流量氧療對比無創正壓通氣臨床療效的Meta分析. 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 2023, 22(10): 727-735. doi: 10.7507/1671-6205.202304031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2010—2021年香港地區戒煙人群特征及控煙策略探討
  • 下一篇

    遺傳性抗凝血酶缺乏癥一例并文獻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