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無錫市第五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江蘇無錫 214000);
  • 2. 無錫市第五人民醫院結核科(江蘇無錫 2140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血清白細胞介素-34(interleukin-34,IL-34)、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骨橋蛋白(osteopontin,OPN)、超敏C反應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在活動性肺結核的診斷及預后中的評估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100例活動性肺結核患者(觀察組)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為期6個月的標準化抗結核治療,根據預后情況分為預后良好組(76例)、預后不良組(24例),另選取80例同期體檢健康志愿者為對照組。檢測各組血清IL-34、MIF、OPN、hs-CRP水平,采用受試者操作特征曲線(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線)分析血清IL-34、MIF、OPN、hs-CRP在活動性肺結核的診斷及預后中的評估價值。結果  觀察組血清IL-34、MIF、OPN、hs-CRP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均P<0.05)。血清IL-34、MIF、OPN、hs-CRP對活動性肺結核具有一定診斷價值,ROC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ROC curve,AUC)分別為0.864、0.870、0.865、0.880(均P<0.01),且四項聯合診斷價值較高(AUC=0.902,P<0.01)。預后良好組患者血清IL-34、MIF、OPN、hs-CRP水平均低于預后不良組患者(均P<0.05)。血清IL-34、MIF、OPN、hs-CRP對活動性肺結核預后具有一定評估價值,AUC分別為0.850、0.874、0.837、0.842(P<0.01),且四項聯合評估價值較高(AUC=0.923,P<0.01)。結論  聯合檢測血清IL-34、MIF、OPN、hs-CRP對活動性肺結核診斷及預后評估具有較高價值。

引用本文: 印薇薇, 胡小芳, 張艷. 血清白細胞介素-34、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骨橋蛋白、超敏C反應蛋白在活動性肺結核的診斷及預后評估價值. 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 2023, 22(12): 868-872. doi: 10.7507/1671-6205.202307015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鸚鵡熱衣原體肺炎臨床及病理學特征分析
  • 下一篇

    輕中度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清醒俯臥位影響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