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廣州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廣東廣州 510006);
  • 2.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總醫院康復科 重癥康復中心(廣東廣州 510010);
  • 3. 廣東藥科大學研究生院 (廣東廣州 510006);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不同強度吸氣肌訓練對重癥患者肺功能、住院時間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納入2023年1月—2023年6月南部戰區總醫院重癥監護病房、高依賴病房、心臟外科監護室的患者共4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14例、低強度吸氣肌訓練組14例及中等強度吸氣肌訓練組14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低強度吸氣肌訓練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20%的最大吸氣壓(maximum inspiratory pressure,MIP)作為起始閾值負荷進行吸氣肌訓練,中等強度吸氣肌訓練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40%的MIP作為起始閾值負荷行吸氣肌訓練。訓練6周后評估MIP、用力肺活量、膈肌厚度及移動度、住院時間和生活質量。結果 共40例患者完成訓練,三組患者MIP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用力肺活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膈肌厚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566),對照組膈肌移動度低于低強度吸氣肌訓練組(P=0.021),低強度吸氣肌訓練組與中等強度吸氣肌訓練組間也存在差異(P=0.036)。三組患者在監護室中的住院時間存在差異(P=0.034),對照組與低強度吸氣肌訓練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149),但中等強度吸氣肌訓練組住院時間較對照組顯著縮短(P=0.016)。中等強度的吸氣肌訓練與對照組、低強度吸氣肌訓練組相比可以明顯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P<0.05)。結論 低強度的吸氣肌訓練和中等強度吸氣肌訓練均可以提升重癥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患者的膈肌移動度,促進患者肺康復。中等強度吸氣肌訓練對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明顯優于低強度吸氣肌訓練。并且中等強度的吸氣肌訓練可能對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有更明顯的效果。

引用本文: 豆藝璇, 黃懷, 何蓮, 邢然然, 錢綺雯, 程天豪, 白建芳. 不同閾值負荷下吸氣肌訓練對重癥患者肺功能的影響. 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 2023, 22(10): 702-709. doi: 10.7507/1671-6205.202308010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基于機械能與跨肺壓導向的肺復張策略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預后的評估
  • 下一篇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性肺曲霉病的臨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