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河南鄭州 45005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調查影響結締組織病相關間質性肺疾病合并肺動脈高壓(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D-ILD-PH)的預后獨立危險因素,使用機器學習構建預測1、3、5年死亡風險的列線圖模型,為臨床診療該病提供一定的證據。方法  對2011年2月—2021年6月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接受治療的CTD-ILD-PH患者進行篩查。將最小絕對收縮選擇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單因素Cox回歸和多因素Cox回歸分析相結合,篩選CTD-ILD-PH患者預后獨立危險因素,然后構建列線圖預后模型。采用1 000次重抽樣的Bootstrap法進行內部驗證,采用受試者操作特征曲線(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線)和一致性指數(Harrell's C指數)評估模型的預測效能,校正曲線對模型擬合進行評價,決策曲線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評估模型的臨床實用性,測試集進行外部驗證。結果  研究納入313例患者,隨訪期間108例死亡。采用Lasso-Cox方法,篩選出白蛋白、丙氨酸轉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e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年齡、吸煙史、農村及肺動脈收縮壓獨立危險因素,訓練集中Harrell's C指數為0.802,ROC曲線下面積為0.880(95%CI 0.833~0.928)。在內部驗證中,平均Harrell's C指數為0.791。校準曲線結果表明預測值與實際觀測結果之間存在高度一致性。DCA分析證實模型具有良好的實用性。外部驗證結果表面模型具有良好的預測效能和臨床實用性。結論  白蛋白降低、ALT升高、RDW升高、高齡、吸煙史、農村和肺動脈收縮壓較高是CTD-ILD-PH患者的預后獨立危險因素。本CTD-ILD-PH患者1、3、5年病死率的預后模型可以為今后CTD-ILD-PH的死亡風險評估提供一定參考價值。

引用本文: 樊銘薇, 蔣天賜, 李鵬飛, 王羽, 趙文靜, 吳如昊, 田曉英, 張夢婷, 程哲. 結締組織病相關間質性肺疾病合并肺動脈高壓的預后模型開發與驗證. 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 2024, 23(9): 640-650. doi: 10.7507/1671-6205.202312006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肺部超聲引導肺康復訓練在ICU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
  • 下一篇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突變合并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1配體高表達的晚期肺腺癌病例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