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1,2 , 徐春華 3 , 李麗 3 , 袁琪 3
  • 1.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醫學影像二科(江蘇南京 210029);
  • 2. 南京市胸科醫院醫學影像二科(江蘇南京 210029);
  • 3.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呼吸科(江蘇南京 210029);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應變彈性成像(strain elastography,SE)及聲觸診組織成像定量(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e quantification,VTIQ)技術對肺癌患者頸部淋巴結性質判定的價值。方法  選取124例肺癌合并頸部淋巴結腫大患者,行淋巴結常規超聲檢查,應用SE檢測淋巴結并評分,VTIQ技術測量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以病理結果為金標準,將非轉移性淋巴結納入良性組,轉移性淋巴結納入惡性組,繪制受試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確定預測惡性淋巴結的SWV最佳截斷值,比較SE及VTIQ技術的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curve,AUC),分析SE及VTIQ技術對良惡性淋巴結的診斷效能。結果  在124例患者中,28例良性淋巴結SE評分在2~3分,59例惡性淋巴結SE評分在4~5分。SE診斷準確性、敏感性、特異性分別為70.2%、75.6%、60.9%。VTIQ技術檢測中惡性淋巴結SWV最大值、最小值、中位值及平均值均顯著高于良性淋巴結(均P<0.05)。據ROC曲線分析,SWV平均值診斷效能最高,以其截斷值3.18 m/s為預測惡性淋巴結的診斷標準,VTIQ技術診斷惡性淋巴結的準確性、敏感性、特異性分別為85.5%、92.3%、73.9%。SE及VTIQ技術的AUC分別為0.713、0.896,VTIQ技術的診斷價值更高。結論  SE及VTIQ技術對肺癌患者頸部淋巴結性質的判定均有較高的準確性,與SE相比,VTIQ技術顯示出優越的診斷效能,且以SWV平均值診斷效能最優,或可為臨床提供一種評估肺癌患者頸部淋巴結性質的無創檢查新方法。

引用本文: 王燕, 徐春華, 李麗, 袁琪. 應變彈性成像及聲觸診組織成像定量技術對肺癌患者頸部淋巴結性質判定的價值. 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 2024, 23(6): 395-399. doi: 10.7507/1671-6205.202402033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靜脈滴注聯合霧化吸入多黏菌素B治療碳青霉烯耐藥革蘭陰性桿菌肺炎的臨床研究
  • 下一篇

    臥位康復操聯合震蕩呼氣正壓訓練在中重度吸入性損傷患者肺康復中的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