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四川成都 61004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腎挫裂傷合并急性肺栓塞的抗凝藥物治療決策,提升對該類疾病的治療水平。方法 回顧性分析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收治的 1 例腎挫裂傷合并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臨床資料并進行相關文獻復習,以 “肺栓塞”及“出血”為檢索詞檢索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萬方數據庫及維普數據庫,以 “Pulmonary embolism” AND “Hemorrhage”為檢索詞檢索 PubMed、Ovid Medline 及 Embase 數據庫,檢索時間為 1983 年 1 月 1 日—2023 年 12 月 31 日。結果 患者為21歲男性,主訴為“右腎挫傷5天,呼吸困難1天”。腹部CT提示:右腎邊緣不清,腎周見片團狀混雜稍高密度影,增強后右腎內見多發強化降低區,多系右腎挫裂傷;腹部超聲:右腎周查見范圍約10.6 cm × 2.8 cm的低回聲區。CT肺動脈造影示肺動脈干分叉處、雙肺上葉及下葉肺動脈分支見充盈缺損。血氣分析(面罩給氧10 L/min,氧合指數120):pH 7.456,PCO2 24.9 mm Hg,PO2 73.2 mm Hg。肌紅蛋白 79.21 ng/ml,肌鈣蛋白T 58.7ng/L,BNP 2062 ng/L。考慮診斷腎挫裂傷合并肺栓塞,先后經普通肝素(首劑予以肝素負荷劑量80 IU/kg靜脈注射,其后以12-18 IU/kg/h持續靜脈泵入)抗凝11天、序貫以低分子肝素0.8 ml q12 h抗凝14天,輔以抗感染、吸氧等對癥治療后,患者呼吸困難逐漸緩解,復查血氣分析氧合改善,調整抗凝藥物為口服利伐沙班20 mg qd抗凝6個月,后復查CTPA肺栓完全吸收,停用抗凝藥物,期間,抗凝治療2個月后復查腹部CT提示右腎周片狀低密度影范圍縮小,密度稍增高,腎周出血明顯吸收,保腎成功。經上述數據庫檢索,共檢出26篇文獻報道30例患者明確診斷為高危出血合并急性肺栓塞,其中死亡3例,好轉27例。結論 腎挫裂傷的患者發生急性肺栓塞,在嚴密監測下,小劑量肝素抗凝安全,有效。高危出血患者合并急性肺栓塞是臨床上非常棘手的問題,在權衡出血性疾病與肺栓塞引起不良預后的風險之后,需要在抗凝與出血之間摸索平衡點,在參考相關指南的前提下,執行個體化治療方案,有助于改善預后。

引用本文: 黃基峰, 汪鈺濱, 陶雨寒, 張渝聆, 周小潔, 毛輝. 腎挫裂傷合并急性肺栓塞一例治療體會并文獻復習. 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 2024, 23(10): 696-702. doi: 10.7507/1671-6205.202409032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胸部CT改變與T淋巴細胞亞群的相關性研究
  • 下一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復療效的影響因素:基于新版CFIR框架的系統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