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安徽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合肥 230601);
  • 2.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診部(合肥 23002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系統評價直腸癌患者術后低位前切除綜合征發生風險預測模型。方法 計算機檢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Scopus、CINHAL、CNKI、CBM、WanFang Data和VIP數據庫,搜集與研究目的相關的研究,檢索時限均為建庫至2023年6月13日。由2名研究者獨立篩選文獻,按照預測模型系統評價的關鍵評估和數據提取清單(CHARMS)提取數據,應用預測模型研究偏倚風險評估工具(PROBAST)評價研究質量。結果 共納入14項研究。所有研究都報告了模型區分度,其中10項研究報告了校準。8項研究對模型進行了內部驗證,5項研究進行了外部驗證。納入模型最常見的預測因子為腫瘤距肛緣的距離、新輔助治療、吻合口瘺、BMI。僅5項研究的整體適用性較好,所有研究均有很高的偏倚風險,偏倚風險主要來源于研究對象、結果、分析領域。結論 直腸癌患者術后低位前切除綜合征發生風險預測模型尚存在諸多不足,未來研究可考慮對現有模型進行外部驗證和重新校準,或參照方法學指南構建新的預測模型并進行驗證。

引用本文: 胡錦蕊, 趙紅, 彭雨琪, 何以晴, 謝倫芳. 直腸癌患者術后低位前切除綜合征發生風險預測模型的系統評價.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24, 24(3): 295-302. doi: 10.7507/1672-2531.202306144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循證醫學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心血管治療類醫療器械非劣效性試驗特點及界值設置的系統評價
  • 下一篇

    抗菌藥物預防經陰道分娩產后感染效果的系統評價再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