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堃 1,2 , 郭瓊 2,3 , 鐘文濤 4 , 劉悅 4 , 劉宇琪 4 , 冷柔菲 4 , 許譯涵 1,2 , 顧先林 1,2 , 龍囿霖 2 , 杜亮 1,2,3,5 , 李正赤 5,6 , 黃進 2
  • 1.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國循證醫學中心(成都 610041);
  • 2.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醫療器械監管研究與評價中心(成都 610041);
  • 3.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成都 610041);
  • 4. 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成都 610041);
  • 5.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醫學人文教育中心(成都 610041);
  • 6.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醫院管理研究所(成都 61004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系統評價心血管領域以醫療器械為干預的非劣效性試驗,調查其試驗特征和界值設置情況。方法 計算機檢索PubMed、Embase、CENTRAL數據庫,搜集心血管領域醫療器械類的非劣效性試驗,檢索時限均為建庫至2023年7月26日。由2名研究者獨立篩選文獻、提取資料后,對納入研究的基本特征、非劣效性試驗特征和界值特征進行報告。研究使用Excel 2020和R 4.2.1軟件進行分析。結果 共納入214篇研究,其中167篇(78.0%)干預為冠狀動脈支架,試驗以雙臂設計為主(92.9%),多采用非劣效性絕對界值(96.7%)作為非劣效性的判定依據。150篇(70.1%)研究基于預估的對照組效應值確定非劣效性界值,其中33篇(15.4%)研究未報告預估的對照組效應值來源。非劣效性試驗終點結局指標多樣且界值設置差異較大,靶病變失敗率(2.1%~8.6%)、靶血管失敗率(2.5%~19.6%)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2.1%~10.0%)是研究數量最多的三項定性指標,晚期管腔丟失(0.1~0.4 mm)是研究數量最多的定量指標。所有指標的非劣效性絕對界值轉化為相對界值后,范圍為1.20~3.67。結論 心血管領域醫療器械類的非劣效性試驗對相同的結局指標設置的非劣效性界值差異較大,界值設置依據報告不足。

引用本文: 馮堃, 郭瓊, 鐘文濤, 劉悅, 劉宇琪, 冷柔菲, 許譯涵, 顧先林, 龍囿霖, 杜亮, 李正赤, 黃進. 心血管治療類醫療器械非劣效性試驗特點及界值設置的系統評價.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24, 24(3): 288-294. doi: 10.7507/1672-2531.202312134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循證醫學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CDK4/6抑制劑聯合內分泌療法治療HR+/HER2?乳腺癌療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 下一篇

    直腸癌患者術后低位前切除綜合征發生風險預測模型的系統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