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李娜, 王婭鑫, 雷青, 佘桂芳, 孫鴻燕. 社區老年肌少癥篩查工具準確性的網狀Meta分析.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24, 24(6): 678-685. doi: 10.7507/1672-2531.202308056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循證醫學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肌少癥(sarcopenia)是一種伴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出現的進行性骨骼肌質量、力量和功能下降的老年綜合征[1]。最新研究報道,全球老年人肌少癥的患病率為10%~16%[2],我國65歲以上社區老年人中肌少癥的總體患病率為17.4%[3]。而中國現又正面臨嚴峻的老齡化形勢,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1.91億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3.5%[4]。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肌少癥逐漸成為一個新的公共衛生問題,是影響老年人的最重要的健康問題之一。研究發現,肌少癥與一系列不良健康結果有關,例如跌倒、骨折、虛弱、抑郁癥、認知障礙、身體殘疾和死亡等,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1,5-8]。早期識別患有肌少癥的老年人,有利于我們盡早為其提供適當的個性化干預,以有效預防不良結局的發生并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然而在社區人群中使用評估骨骼肌質量的金標準X線計算機斷層掃描(CT)、雙能X線吸收測定法(DXA)、磁共振成像(MRI)或生物電阻抗分析(BIA)來測量肌肉質量難以實現,在技術上具有一定挑戰性。因此,開發一種簡易便捷的早期篩查工具,對肌少癥的識別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國內外已有多種工具用于社區老年肌少癥風險篩查,如簡易五項評分問卷(sarcopenia-five,SARC-F)、小腿圍(calf circumference,CC)、Ishii評分篩查、迷你肌少癥風險評估量表(mini scarcopemia risk assessment,MSRA)、指環測試(finger-circle test)、肌肉減少癥五條目聯合小腿圍(SARC-F combined with calf circumfe-rence,SARC-CalF)量表等,對社區老年肌少癥均有一定的篩檢價值,但鑒于篩查工具種類多且診斷準確性不一,難以選定最佳篩查工具,且目前尚缺乏不同社區老年肌少癥篩查工具之間的比較研究。故本研究采用網狀Meta分析方法,探討不同社區老年肌少癥篩查工具的診斷準確性,以期為社區老年肌少癥篩查提供更多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本研究遵循PRISMA聲明進行報告。
1.1 納入與排除標準
1.1.1 研究類型
診斷性研究。
1.1.2 研究對象
社區老年人,受試者年齡≥60歲且能夠配合完成所有身體成分檢查。
1.1.3 診斷金標準
金標準:AWGS2014標準和AWGS2019標準。待評價的診斷方法:不同的老年肌少癥風險篩查量表。
1.1.4 結局指標
合并后的敏感度和特異度、綜合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curve,AUC)。
1.1.5 排除標準
① 重復發表文獻;② 會議論文集、Meta分析報告、灰色文獻;③ 無法獲取全文或未能提取原始數據;④ 非中、英文文獻。
1.2 文獻檢索策略
計算機檢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CNKI、VIP、CBM和WanFang Data數據庫,查找公開發表的肌少癥風險篩查工具診斷老年肌少癥的相關研究,檢索時限均從建庫至2023年6月。遵循主題詞和自由詞結合的方式檢索,中文檢索詞包括:老年人、老年、老年患者、肌少癥、骨骼肌減少癥、少肌癥、肌肉衰減癥、肌肉減少癥、骨骼肌衰減癥、肌肉衰減綜合征、量表、問卷、評估工具、敏感度、特異度等;英文檢索詞包括:aged、old people、elderly、senior citizens、sarcopenia、sarcopenic、skeletal muscle reduction、muscle loss、muscle mass、muscle waste、muscle wasting、myopenia、muscle atrophy、muscle weakness、muscle strength、screen*、questionnaire*、assessment tool、sensitivity/specificity等。同時追溯納入文獻的參考文獻以補充檢索可能遺漏的相關文獻。以PubMed為例,具體檢索策略見附件框1。
1.3 文獻篩選與資料提取
由2名研究者嚴格根據文獻的納入和排除標準獨立篩選文獻、資料提取并交叉核對,如有分歧,則通過討論或咨詢第三方協商處理,缺乏的關鍵信息應盡量與該研究作者聯系以補充,如最終未能獲取相關數據,則剔除該文獻。對納入的文獻進行資料提取,資料提取表主要內容包括:① 納入文獻的基本信息:作者姓名、發表年份、國家等;② 研究文獻的基本特征和診斷信息:研究對象、人群年齡、樣本量、篩查工具、診斷金標準等;③ 結局指標:真陽性數、假陽性數、假陰性數、真陰性數、敏感度及特異度、AUC。
1.4 納入研究的質量評價
采用診斷準確性研究質量評價工具(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2,QUADAS-2)[9]對納入的診斷性研究進行質量評價。該量表評價內容包括偏倚風險和臨床適用性評價。偏倚風險包括病例的選擇、待評價試驗、金標準、病例流程和進展情況4個部分組成,共11個條目。臨床適用性包括病例的選擇、待評價試驗和金標準3個部分。由2名研究人員獨立進行文獻質量評價并交叉核對,若遇分歧則咨詢第三方協助處理。
1.5 統計分析
采用Stata 15.1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采用network Meta命令對數據進行處理,繪制網狀關系圖,通過累積排序概率曲線下面積(surface under the cumulative ranking curve,SUCRA)呈現不同肌少癥篩查工具成為最佳的可能性,并根據秩次排序。繪制漏斗圖分析發表偏倚。采用Meta Disc1.4軟件繪制綜合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和計算AUC。
2 結果
2.1 文獻檢索結果
初檢出相關文獻1 969篇,包括PubMed(n=441)、Web of Science(n=660)、Cochrane Library(n=138)、Embase(n=489)、CINAHL(n=124)、CNKI(n=24)、CBM(n=14)、VIP(n=8)、WanFang Data(n=71)。經逐層篩選后,最終納入24項研究,包括10 961例患者,其中中文9項,英文15項。文獻篩選流程及結果見附件圖1。
2.2 納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共納入8個老年肌少癥風險篩查工具:SARC-F、小腿圍、上臂圍、Ishii評分、MSRA-5、MSRA-7、指環測試、SARC-CalF,納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見表1,納入文獻的質量評價見附件表1。

2.3 網狀Meta分析結果
2.3.1 網狀圖
網狀圖是以金標準為中心,以8種老年肌少癥風險篩查工具為節點的放射性結構。圖中節點的大小與研究數量成正比,兩節點之間線條越粗,則表示比較該篩查工具的研究數量越多。如圖1所示,SARC-F與參考標準比較的研究最多,上臂圍測量與參考標準比較的研究最少。
2.3.2 一致性檢驗
對各個結局指標做一致性檢驗,結果顯示本研究共包含14個閉合環,都為3環。敏感度有3個閉合環存在不一致性,特異度有4個閉合環存在不一致性,其余環的95%CI均包含0,說明納入研究一致性較好。
2.3.3 敏感度和特異度
8種老年肌少癥風險篩查工具敏感度、特異度的網狀Meta分析結果見表2。敏感度結果顯示,與金標準相比,SARC-CalF[0.49,95%CI(0.38,0.63)]、SARC-F[0.24,95%CI(0.18,0.30)]的敏感度準確性較差,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與小腿圍比較,SARC-CalF[0.59,95%CI(0.41,0.84)]的敏感度準確性較差,差異有統計學意義。SARC-F[0.48,95%CI(0.36,0.64)]的敏感度與SARC-CalF相比準確性較差,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特異度結果顯示,與金標準相比,小腿圍[0.39,95%CI(0.29,0.54)]、MSRA-5[0.18,95%CI(0.11,0.29)]、MSRA-7[0.15,95%CI(0.09,0.25)]、上臂圍[0.39,95%CI(0.18,0.82)]、指環測試[0.52,95%CI(0.29,0.93)]、Ishii評分[0.54,95%CI(0.29,1.03)]、SARC-CalF[0.62,95%CI(0.49,0.79)]、SARC-F[0.63,95%CI(0.50,0.78)]的特異度準確性較差,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3.4 AUC
不同量表的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見附件圖2~圖6。結果顯示,AUC值SARC-F為0.64,SARC-CalF為0.80,小腿圍為0.86,MSRA-5為0.79,MSRA-7為0.93。
2.3.5 SUCRA
敏感度SUCRA值由高到低為:小腿圍(67.4%)>MSRA-5(65.3%)>MSRA-7(64.1%)>上臂圍(54.5%)>指環測試(46.5%)>Ishii評分(43.1%)>SARC-CalF(20.7%)>SARC-F(0.1%);特異度SUCRA值由高到低為:SARC-F(72.2%)>SARC-CalF(71.3%)>Ishii評分(60.2%)>指環測試(57.1%)>上臂圍(40.1%)>小腿圍(36.2%)>MSRA-5(10.0%)>MSRA-7(3.6%)。見圖2、圖3。
2.3.6 發表偏倚
對納入的研究進行發表偏倚分析,結果顯示,漏斗圖基本圍繞零位線對稱,但有部分研究落在漏斗圖外側,提示納入研究可能存在發表偏倚或小樣本效應,見附件圖7。
3 討論
社區老年肌少癥篩查主要目的是能快捷、準確地識別出高風險人群,為此,我們應盡早采取有效手段進行篩查,以防治社區老年肌少癥的發生發展,因此,需要敏感度較高的篩查工具。本文納入24項研究,涉及8種簡易老年肌少癥篩查工具,據SUCRA值排序結果顯示,敏感度較高的前3位篩查工具為小腿圍、MSRA-5和MSRA-7。小腿圍測量可操作性強、使用安全,基層醫務工作者能迅速掌握此篩查工具要點,老年人也易配合完成,適用于廣泛社區老年肌少癥的篩檢,目前被亞洲肌少癥工作組(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AWGS)專家共識推薦使用。AWGS2019年的共識指出,在社區、醫院以及養老院等不同場所,采用小腿圍篩查肌少癥的截斷值均統一為男性<34cm,女性<33cm[34]。但我國對小腿圍篩查社區老年人肌少癥的截斷值的界定還有待研究,Lin等[19]采用AWGS2019的診斷標準,對臺灣地區社區老年人群進行篩查發現,小腿圍篩查社區老年女性和男性肌少癥的敏感度分別為85.5%和86.7%,AUC分別為0.88和0.91。而莫懿晗等[16]研究顯示,小腿圍測量用于肌少癥篩查的最佳截點為男性<34.6cm、女性<33.4cm,稍高于AWGS2019年推薦,其原因可能是因為研究人群和測量小腿圍姿勢有所不同。此外,小腿圍會受到水腫、肥胖等因素的影響,因此不適用于肥胖老年人群或者可能誘發水腫的慢性病患者。MSRA問卷是近年來開發的新型肌少癥風險評估工具,通過調查人群的日常活動量和營養攝入狀況來進行評估,根據條目數量分為MSRA-7和MSRA-5兩個版本[35]。本研究結果表明,MSRA-5的敏感度高于MSRA-7,可能是因為MSRA-5在MSRA-7基礎上剔除了乳制品攝入和蛋白質攝入2個條目,從而更加簡潔,更易于醫務工作者進行篩查。但目前應用MSRA問卷的研究不多,其篩查準確性仍需擴大樣本量來進一步驗證。
SUCRA結果同時也顯示,特異度較高的前3種篩查工具為SARC-F、SARC-CalF和Ishii評分。SARC-F是一項簡易問卷,包含肌肉力量、行走能力、坐位起立、爬樓能力和跌倒經歷5個條目[36]。其篩查過程簡單易操作、方便快捷。國內一項Meta分析結果顯示,SARC-F評分篩查社區老年肌少癥的敏感度較低,特異度較高[37]。鑒于該工具敏感度較低,使用時可能會存在漏篩的情況,建議聯用敏感度較高的簡易篩查工具以提高篩查準確性。SARC-CalF是在SARC-F問卷基礎上加入客觀指標小腿圍,操作簡單方便。雖然本研究排序結果顯示其特異度稍低于SARC-F評分,但另有研究表明,SARC-CalF的篩查敏感度和準確性較SARC-F有顯著提高[38],SARC-CalF通過增加客觀測量有效提高了SARC-F的診斷價值。Ishii評分是一種基于分析1 971名社區老年人的身體測量數據和功能狀況而推導出的計算公式。Locquet等[39]通過比較5種肌少癥篩查工具發現,Ishii評分的AUC為0.914,表現出較好的診斷準確度。但由于其計算公式復雜,增加了篩查的工作量,因此其在社區大規模應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早期篩查是防治肌少癥發生發展的必要前提,個體化篩查方案能有效提高早期篩查的準確性。醫務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篩查工具。目前SARC-F是國內外應用最多的簡易篩查工具,但其敏感度較低,極有可能會出現漏篩,現主要適用于初步篩查肌少癥。本研究表明:小腿圍、MSRA-5和MSRA-7的敏感度較高,SARC-F、SARC-CalF和Ishii評分的特異度較高,這對我國肌少癥社區篩查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理論支撐。醫務人員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取最適篩查工具,以減少漏診和誤診。綜上,在實際臨床工作中,可考慮優選SARC-CalF,再聯合運用篩查工具,以提升診斷性能,為社區老年肌少癥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據。
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① 部分篩查工具的納入研究較少,結果可能存在一定的選擇偏倚。② 僅納入中、英文文獻,可能存在語言偏倚。③ 部分研究質量不佳,仍需更多高質量、大樣本的研究對本研究的結論進一步驗證。
綜上所述,本研究采用網狀Meta分析方法,比較8種常見的老年人肌少癥簡易篩查工具,結果顯示小腿圍、MSRA-5和MSRA-7的敏感度較高,SARC-F、SARC-CalF和Ishii評分的特異度較高,我國社區老年肌少癥篩查建議優選SARC-CalF,再聯合運用其他篩查方法。由于部分篩查工具研究數量較少,未來應開展更多設計嚴謹、大樣本的研究對本研究結論予以驗證。
肌少癥(sarcopenia)是一種伴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出現的進行性骨骼肌質量、力量和功能下降的老年綜合征[1]。最新研究報道,全球老年人肌少癥的患病率為10%~16%[2],我國65歲以上社區老年人中肌少癥的總體患病率為17.4%[3]。而中國現又正面臨嚴峻的老齡化形勢,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1.91億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3.5%[4]。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肌少癥逐漸成為一個新的公共衛生問題,是影響老年人的最重要的健康問題之一。研究發現,肌少癥與一系列不良健康結果有關,例如跌倒、骨折、虛弱、抑郁癥、認知障礙、身體殘疾和死亡等,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1,5-8]。早期識別患有肌少癥的老年人,有利于我們盡早為其提供適當的個性化干預,以有效預防不良結局的發生并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然而在社區人群中使用評估骨骼肌質量的金標準X線計算機斷層掃描(CT)、雙能X線吸收測定法(DXA)、磁共振成像(MRI)或生物電阻抗分析(BIA)來測量肌肉質量難以實現,在技術上具有一定挑戰性。因此,開發一種簡易便捷的早期篩查工具,對肌少癥的識別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國內外已有多種工具用于社區老年肌少癥風險篩查,如簡易五項評分問卷(sarcopenia-five,SARC-F)、小腿圍(calf circumference,CC)、Ishii評分篩查、迷你肌少癥風險評估量表(mini scarcopemia risk assessment,MSRA)、指環測試(finger-circle test)、肌肉減少癥五條目聯合小腿圍(SARC-F combined with calf circumfe-rence,SARC-CalF)量表等,對社區老年肌少癥均有一定的篩檢價值,但鑒于篩查工具種類多且診斷準確性不一,難以選定最佳篩查工具,且目前尚缺乏不同社區老年肌少癥篩查工具之間的比較研究。故本研究采用網狀Meta分析方法,探討不同社區老年肌少癥篩查工具的診斷準確性,以期為社區老年肌少癥篩查提供更多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本研究遵循PRISMA聲明進行報告。
1.1 納入與排除標準
1.1.1 研究類型
診斷性研究。
1.1.2 研究對象
社區老年人,受試者年齡≥60歲且能夠配合完成所有身體成分檢查。
1.1.3 診斷金標準
金標準:AWGS2014標準和AWGS2019標準。待評價的診斷方法:不同的老年肌少癥風險篩查量表。
1.1.4 結局指標
合并后的敏感度和特異度、綜合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curve,AUC)。
1.1.5 排除標準
① 重復發表文獻;② 會議論文集、Meta分析報告、灰色文獻;③ 無法獲取全文或未能提取原始數據;④ 非中、英文文獻。
1.2 文獻檢索策略
計算機檢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CNKI、VIP、CBM和WanFang Data數據庫,查找公開發表的肌少癥風險篩查工具診斷老年肌少癥的相關研究,檢索時限均從建庫至2023年6月。遵循主題詞和自由詞結合的方式檢索,中文檢索詞包括:老年人、老年、老年患者、肌少癥、骨骼肌減少癥、少肌癥、肌肉衰減癥、肌肉減少癥、骨骼肌衰減癥、肌肉衰減綜合征、量表、問卷、評估工具、敏感度、特異度等;英文檢索詞包括:aged、old people、elderly、senior citizens、sarcopenia、sarcopenic、skeletal muscle reduction、muscle loss、muscle mass、muscle waste、muscle wasting、myopenia、muscle atrophy、muscle weakness、muscle strength、screen*、questionnaire*、assessment tool、sensitivity/specificity等。同時追溯納入文獻的參考文獻以補充檢索可能遺漏的相關文獻。以PubMed為例,具體檢索策略見附件框1。
1.3 文獻篩選與資料提取
由2名研究者嚴格根據文獻的納入和排除標準獨立篩選文獻、資料提取并交叉核對,如有分歧,則通過討論或咨詢第三方協商處理,缺乏的關鍵信息應盡量與該研究作者聯系以補充,如最終未能獲取相關數據,則剔除該文獻。對納入的文獻進行資料提取,資料提取表主要內容包括:① 納入文獻的基本信息:作者姓名、發表年份、國家等;② 研究文獻的基本特征和診斷信息:研究對象、人群年齡、樣本量、篩查工具、診斷金標準等;③ 結局指標:真陽性數、假陽性數、假陰性數、真陰性數、敏感度及特異度、AUC。
1.4 納入研究的質量評價
采用診斷準確性研究質量評價工具(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2,QUADAS-2)[9]對納入的診斷性研究進行質量評價。該量表評價內容包括偏倚風險和臨床適用性評價。偏倚風險包括病例的選擇、待評價試驗、金標準、病例流程和進展情況4個部分組成,共11個條目。臨床適用性包括病例的選擇、待評價試驗和金標準3個部分。由2名研究人員獨立進行文獻質量評價并交叉核對,若遇分歧則咨詢第三方協助處理。
1.5 統計分析
采用Stata 15.1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采用network Meta命令對數據進行處理,繪制網狀關系圖,通過累積排序概率曲線下面積(surface under the cumulative ranking curve,SUCRA)呈現不同肌少癥篩查工具成為最佳的可能性,并根據秩次排序。繪制漏斗圖分析發表偏倚。采用Meta Disc1.4軟件繪制綜合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和計算AUC。
2 結果
2.1 文獻檢索結果
初檢出相關文獻1 969篇,包括PubMed(n=441)、Web of Science(n=660)、Cochrane Library(n=138)、Embase(n=489)、CINAHL(n=124)、CNKI(n=24)、CBM(n=14)、VIP(n=8)、WanFang Data(n=71)。經逐層篩選后,最終納入24項研究,包括10 961例患者,其中中文9項,英文15項。文獻篩選流程及結果見附件圖1。
2.2 納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共納入8個老年肌少癥風險篩查工具:SARC-F、小腿圍、上臂圍、Ishii評分、MSRA-5、MSRA-7、指環測試、SARC-CalF,納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見表1,納入文獻的質量評價見附件表1。

2.3 網狀Meta分析結果
2.3.1 網狀圖
網狀圖是以金標準為中心,以8種老年肌少癥風險篩查工具為節點的放射性結構。圖中節點的大小與研究數量成正比,兩節點之間線條越粗,則表示比較該篩查工具的研究數量越多。如圖1所示,SARC-F與參考標準比較的研究最多,上臂圍測量與參考標準比較的研究最少。
2.3.2 一致性檢驗
對各個結局指標做一致性檢驗,結果顯示本研究共包含14個閉合環,都為3環。敏感度有3個閉合環存在不一致性,特異度有4個閉合環存在不一致性,其余環的95%CI均包含0,說明納入研究一致性較好。
2.3.3 敏感度和特異度
8種老年肌少癥風險篩查工具敏感度、特異度的網狀Meta分析結果見表2。敏感度結果顯示,與金標準相比,SARC-CalF[0.49,95%CI(0.38,0.63)]、SARC-F[0.24,95%CI(0.18,0.30)]的敏感度準確性較差,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與小腿圍比較,SARC-CalF[0.59,95%CI(0.41,0.84)]的敏感度準確性較差,差異有統計學意義。SARC-F[0.48,95%CI(0.36,0.64)]的敏感度與SARC-CalF相比準確性較差,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特異度結果顯示,與金標準相比,小腿圍[0.39,95%CI(0.29,0.54)]、MSRA-5[0.18,95%CI(0.11,0.29)]、MSRA-7[0.15,95%CI(0.09,0.25)]、上臂圍[0.39,95%CI(0.18,0.82)]、指環測試[0.52,95%CI(0.29,0.93)]、Ishii評分[0.54,95%CI(0.29,1.03)]、SARC-CalF[0.62,95%CI(0.49,0.79)]、SARC-F[0.63,95%CI(0.50,0.78)]的特異度準確性較差,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3.4 AUC
不同量表的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見附件圖2~圖6。結果顯示,AUC值SARC-F為0.64,SARC-CalF為0.80,小腿圍為0.86,MSRA-5為0.79,MSRA-7為0.93。
2.3.5 SUCRA
敏感度SUCRA值由高到低為:小腿圍(67.4%)>MSRA-5(65.3%)>MSRA-7(64.1%)>上臂圍(54.5%)>指環測試(46.5%)>Ishii評分(43.1%)>SARC-CalF(20.7%)>SARC-F(0.1%);特異度SUCRA值由高到低為:SARC-F(72.2%)>SARC-CalF(71.3%)>Ishii評分(60.2%)>指環測試(57.1%)>上臂圍(40.1%)>小腿圍(36.2%)>MSRA-5(10.0%)>MSRA-7(3.6%)。見圖2、圖3。
2.3.6 發表偏倚
對納入的研究進行發表偏倚分析,結果顯示,漏斗圖基本圍繞零位線對稱,但有部分研究落在漏斗圖外側,提示納入研究可能存在發表偏倚或小樣本效應,見附件圖7。
3 討論
社區老年肌少癥篩查主要目的是能快捷、準確地識別出高風險人群,為此,我們應盡早采取有效手段進行篩查,以防治社區老年肌少癥的發生發展,因此,需要敏感度較高的篩查工具。本文納入24項研究,涉及8種簡易老年肌少癥篩查工具,據SUCRA值排序結果顯示,敏感度較高的前3位篩查工具為小腿圍、MSRA-5和MSRA-7。小腿圍測量可操作性強、使用安全,基層醫務工作者能迅速掌握此篩查工具要點,老年人也易配合完成,適用于廣泛社區老年肌少癥的篩檢,目前被亞洲肌少癥工作組(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AWGS)專家共識推薦使用。AWGS2019年的共識指出,在社區、醫院以及養老院等不同場所,采用小腿圍篩查肌少癥的截斷值均統一為男性<34cm,女性<33cm[34]。但我國對小腿圍篩查社區老年人肌少癥的截斷值的界定還有待研究,Lin等[19]采用AWGS2019的診斷標準,對臺灣地區社區老年人群進行篩查發現,小腿圍篩查社區老年女性和男性肌少癥的敏感度分別為85.5%和86.7%,AUC分別為0.88和0.91。而莫懿晗等[16]研究顯示,小腿圍測量用于肌少癥篩查的最佳截點為男性<34.6cm、女性<33.4cm,稍高于AWGS2019年推薦,其原因可能是因為研究人群和測量小腿圍姿勢有所不同。此外,小腿圍會受到水腫、肥胖等因素的影響,因此不適用于肥胖老年人群或者可能誘發水腫的慢性病患者。MSRA問卷是近年來開發的新型肌少癥風險評估工具,通過調查人群的日常活動量和營養攝入狀況來進行評估,根據條目數量分為MSRA-7和MSRA-5兩個版本[35]。本研究結果表明,MSRA-5的敏感度高于MSRA-7,可能是因為MSRA-5在MSRA-7基礎上剔除了乳制品攝入和蛋白質攝入2個條目,從而更加簡潔,更易于醫務工作者進行篩查。但目前應用MSRA問卷的研究不多,其篩查準確性仍需擴大樣本量來進一步驗證。
SUCRA結果同時也顯示,特異度較高的前3種篩查工具為SARC-F、SARC-CalF和Ishii評分。SARC-F是一項簡易問卷,包含肌肉力量、行走能力、坐位起立、爬樓能力和跌倒經歷5個條目[36]。其篩查過程簡單易操作、方便快捷。國內一項Meta分析結果顯示,SARC-F評分篩查社區老年肌少癥的敏感度較低,特異度較高[37]。鑒于該工具敏感度較低,使用時可能會存在漏篩的情況,建議聯用敏感度較高的簡易篩查工具以提高篩查準確性。SARC-CalF是在SARC-F問卷基礎上加入客觀指標小腿圍,操作簡單方便。雖然本研究排序結果顯示其特異度稍低于SARC-F評分,但另有研究表明,SARC-CalF的篩查敏感度和準確性較SARC-F有顯著提高[38],SARC-CalF通過增加客觀測量有效提高了SARC-F的診斷價值。Ishii評分是一種基于分析1 971名社區老年人的身體測量數據和功能狀況而推導出的計算公式。Locquet等[39]通過比較5種肌少癥篩查工具發現,Ishii評分的AUC為0.914,表現出較好的診斷準確度。但由于其計算公式復雜,增加了篩查的工作量,因此其在社區大規模應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早期篩查是防治肌少癥發生發展的必要前提,個體化篩查方案能有效提高早期篩查的準確性。醫務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篩查工具。目前SARC-F是國內外應用最多的簡易篩查工具,但其敏感度較低,極有可能會出現漏篩,現主要適用于初步篩查肌少癥。本研究表明:小腿圍、MSRA-5和MSRA-7的敏感度較高,SARC-F、SARC-CalF和Ishii評分的特異度較高,這對我國肌少癥社區篩查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理論支撐。醫務人員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取最適篩查工具,以減少漏診和誤診。綜上,在實際臨床工作中,可考慮優選SARC-CalF,再聯合運用篩查工具,以提升診斷性能,為社區老年肌少癥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據。
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① 部分篩查工具的納入研究較少,結果可能存在一定的選擇偏倚。② 僅納入中、英文文獻,可能存在語言偏倚。③ 部分研究質量不佳,仍需更多高質量、大樣本的研究對本研究的結論進一步驗證。
綜上所述,本研究采用網狀Meta分析方法,比較8種常見的老年人肌少癥簡易篩查工具,結果顯示小腿圍、MSRA-5和MSRA-7的敏感度較高,SARC-F、SARC-CalF和Ishii評分的特異度較高,我國社區老年肌少癥篩查建議優選SARC-CalF,再聯合運用其他篩查方法。由于部分篩查工具研究數量較少,未來應開展更多設計嚴謹、大樣本的研究對本研究結論予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