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殷珂宇, 雙思, 傅道森, 董文浩, 夏鵬, 張國坤, 沈蓉, 王德貴, 王青. 身體基本指數與重癥肌無力的因果關聯:一項兩樣本孟德爾隨機化研究.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24, 24(6): 673-677. doi: 10.7507/1672-2531.202401020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循證醫學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重癥肌無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神經肌肉接頭處突觸后膜受損,進而引發肌無力癥狀[1-3]。據統計,全球MG患者數量已經超過70萬,且患病率仍在不斷上升[4,5]。MG重癥患者可能因呼吸功能衰竭、肌無力危象等危及生命[6-8]。
身體基本指數是一組反映人體健康狀況的指標,主要包括標準體重、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體脂率和基礎代謝率等。有研究發現,高體脂率、超重和肥胖可能與MG癥狀的嚴重程度有關[9,10]。然而,相關研究仍然較少,身體基本指數和MG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聯尚不清楚。
孟德爾隨機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是一種統計學方法[11],基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數據,利用單核苷酸多態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作為工具變量(instrumental variables,IV)揭示因果關系。本研究采用兩樣本MR分析,研究身體基本指數(體脂率、基礎代謝率、BMI、臀圍)與MG之間的因果關系,以期為相關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提供新的方向。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設計
本研究選取基礎代謝率、體脂率、BMI及臀圍4項身體基本指標作為暴露因素,MG發生率作為結局,利用GWAS匯總數據,篩選大量符合要求的SNP作為IV,進行兩樣本MR分析。在MR分析中,作為IV的SNP應滿足以下三個假設[12]:① 相關性:遺傳IV與暴露因素強相關;② 獨立性:遺傳IV不受其它混淆因素的干擾[13];③ 排他性:遺傳IV與結局不相關,僅通過暴露對結局產生效應。
1.2 數據來源
本研究所使用的GWAS匯總數據來自大型公開可檢索的Ieu Open GWAS項目數據庫。4項指標的GWAS數據均來自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UKB)。其中,基礎代謝率和體脂率的SNP量均為10 894 596個,樣本量分別為331 307例和331 117例;BMI和臀圍的SNP量均為9 851 867個,樣本量分別為454 884例和462 117例。與結局相關的GWAS數據來自歐洲生物信息研究所(European Bioinformatics Institute,EBI)2022年發表的一項有關MG的研究,其中包含了1 873個病例以及36 370個對照,SNP量為23 679 120個。以上數據均來自歐洲人群。暴露和結局的相關GWAS數據信息見表1。

1.3 IV的選擇
與暴露和結局相關的IV應符合以下要求:① 以P<5×10?8為顯著性閾值篩選條件,提取出與暴露強相關的SNP;② 設置連鎖不平衡系數r2=0.001,區域寬度為kb=10 000,去除連鎖不平衡的SNP[14];③ 使用在線軟件PhenoScanner查詢篩選出的SNP對應相關表型,排除與混雜因素相關的SNP(P<5×10–8)[15]。
1.4 統計分析
本研究的MR分析通過使用TwoSampleMR算法包在基于R Studio分析軟件的R 4.3.1版本中執行。采用逆方差加權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作為主要分析方法,通過P值的大小判斷暴露與結局之間的因果關聯是否顯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16]。將加權中位數法(weighted median,WM)、MR Egger法作為補充分析,當其余方法與IVW結果方向一致(OR值的正負相同)時,則可以表明暴露與結局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通過Cochran’s Q檢驗來評估IV之間的異質性,P<0.05提示具有顯著異質性,存在異質性并不對因果效應造成決定性影響;采用MR Egger回歸和MRPRESSO法來檢驗是否存在水平多效性[17],并剔除離群值(即異常的SNP)。當MR Egger回歸的截距項趨近于零或無統計學意義時,提示不存在多效性效應[18]。而當MRPRESSO的P值小于0.05,即提示存在離群值和水平多效性,需要在剔除離群值(P<0.05的SNP)后,重新估計因果關聯。敏感性分析采用留一法,將所有SNP進行逐個剔除,計算剩余SNP所產生的效應值并進行分析,若某一SNP去除后對最終結果的影響較大,則說明存在敏感性[19]。
2 結果
2.1 IV信息
篩選出的IV信息結果見表2。

2.2 因果效應的估計結果
IVW分析結果顯示,基礎代謝率[OR=1.39,95%CI(1.00,1.93),P=0.047]、體脂率[OR=1.61,95%CI(1.06,2.44),P=0.024]、臀圍[OR=1.67,95%CI(1.29,2.17),P<0.001]升高均會增加MG發病風險。WM和MR Egger法與IVW結果一致,即基礎代謝率、體脂率及臀圍均與MG成正向因果關系。而BMI與MG沒有顯著的因果關系。兩樣本MR分析結果見圖1,散點圖見圖2。
異質性分析結果顯示,基礎代謝率、體脂率、BMI和臀圍對MG的P值均小于0.05,但由于MRPRESSO法顯示不存在離群值,因此異質性并不對因果關系造成影響。水平多效性檢驗MR Egger回歸顯示,4項身體基本指數的截距項均趨近于零或無統計學意義,MRPRESSO法分析P值均大于0.05,提示不存在離群值和水平多效性。敏感性分析結果顯示,去除任意一個SNP都不會對結果產生影響,提示本研究結果較為可靠。
3 討論
既往研究[20]發現,MG患者普遍存在體重超標問題,可能導致運動量減少、身體壓力增大,進而加劇疾病的嚴重程度。MG患者身體成分的變化,如較高的脂肪含量和較低的肌肉質量,可能是疾病病程和肌肉疲勞導致的體力活動減少等多種因素造成[21]。此外,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glucocorticoids,GCs)作為治療手段也可能會導致身體脂肪分布和含量變化,增加肥胖的風險,發生GCs誘導的脂肪營養不良,對其整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22,23]。多個觀察性研究[9,10,24]均表明MG與肥胖可能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然而二者之間是否存在明確的因果關聯尚不清楚。
流行病學研究在進行病因推斷時,結果常會受到混雜因素和反向因果的干擾,使得病因解釋可信度降低[25]。MR是基于IV理論框架下發展而來的一種因果推斷方法。采用與混雜因素相互獨立的基因變異位點作為IV,基因變異位點可被視為近似的隨機對照試驗,更符合IV的假設條件[26]。因此,MR方法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疾病的因果推斷。本研究結合臨床,選取4項身體基本指數(體脂率、基礎代謝率、BMI、臀圍)作為暴露因素,探究其與MG的因果關聯。通過MR分析,從基因的遺傳變異角度,證實了MG的發生可能與超重或肥胖具有一定的因果關系。因此,對超重或肥胖人群進行體重管理有助于改善健康狀況,減輕和延緩MG的發展。對于已確診的MG患者,確保適當的藥物攝入和運動,達到并保持健康體重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防止疾病惡化。
本研究的局限性:① 研究樣本只選取了歐洲人群的GWAS數據,對于其他人種缺乏外推性;② 僅從因果關系角度探究了身體基本指數對MG的影響,而具體的影響機制未能進一步探究;③ 只選取了4項指標作為暴露因素,對于其他身體指數或能反映身體健康水平的指標與MG的因果關聯尚不清楚。
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MR分析發現基礎代謝率、體脂率及臀圍與MG存在正向因果關系,但BMI與MG的因果關系尚不確定。
重癥肌無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神經肌肉接頭處突觸后膜受損,進而引發肌無力癥狀[1-3]。據統計,全球MG患者數量已經超過70萬,且患病率仍在不斷上升[4,5]。MG重癥患者可能因呼吸功能衰竭、肌無力危象等危及生命[6-8]。
身體基本指數是一組反映人體健康狀況的指標,主要包括標準體重、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體脂率和基礎代謝率等。有研究發現,高體脂率、超重和肥胖可能與MG癥狀的嚴重程度有關[9,10]。然而,相關研究仍然較少,身體基本指數和MG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聯尚不清楚。
孟德爾隨機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是一種統計學方法[11],基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數據,利用單核苷酸多態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作為工具變量(instrumental variables,IV)揭示因果關系。本研究采用兩樣本MR分析,研究身體基本指數(體脂率、基礎代謝率、BMI、臀圍)與MG之間的因果關系,以期為相關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提供新的方向。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設計
本研究選取基礎代謝率、體脂率、BMI及臀圍4項身體基本指標作為暴露因素,MG發生率作為結局,利用GWAS匯總數據,篩選大量符合要求的SNP作為IV,進行兩樣本MR分析。在MR分析中,作為IV的SNP應滿足以下三個假設[12]:① 相關性:遺傳IV與暴露因素強相關;② 獨立性:遺傳IV不受其它混淆因素的干擾[13];③ 排他性:遺傳IV與結局不相關,僅通過暴露對結局產生效應。
1.2 數據來源
本研究所使用的GWAS匯總數據來自大型公開可檢索的Ieu Open GWAS項目數據庫。4項指標的GWAS數據均來自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UKB)。其中,基礎代謝率和體脂率的SNP量均為10 894 596個,樣本量分別為331 307例和331 117例;BMI和臀圍的SNP量均為9 851 867個,樣本量分別為454 884例和462 117例。與結局相關的GWAS數據來自歐洲生物信息研究所(European Bioinformatics Institute,EBI)2022年發表的一項有關MG的研究,其中包含了1 873個病例以及36 370個對照,SNP量為23 679 120個。以上數據均來自歐洲人群。暴露和結局的相關GWAS數據信息見表1。

1.3 IV的選擇
與暴露和結局相關的IV應符合以下要求:① 以P<5×10?8為顯著性閾值篩選條件,提取出與暴露強相關的SNP;② 設置連鎖不平衡系數r2=0.001,區域寬度為kb=10 000,去除連鎖不平衡的SNP[14];③ 使用在線軟件PhenoScanner查詢篩選出的SNP對應相關表型,排除與混雜因素相關的SNP(P<5×10–8)[15]。
1.4 統計分析
本研究的MR分析通過使用TwoSampleMR算法包在基于R Studio分析軟件的R 4.3.1版本中執行。采用逆方差加權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作為主要分析方法,通過P值的大小判斷暴露與結局之間的因果關聯是否顯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16]。將加權中位數法(weighted median,WM)、MR Egger法作為補充分析,當其余方法與IVW結果方向一致(OR值的正負相同)時,則可以表明暴露與結局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通過Cochran’s Q檢驗來評估IV之間的異質性,P<0.05提示具有顯著異質性,存在異質性并不對因果效應造成決定性影響;采用MR Egger回歸和MRPRESSO法來檢驗是否存在水平多效性[17],并剔除離群值(即異常的SNP)。當MR Egger回歸的截距項趨近于零或無統計學意義時,提示不存在多效性效應[18]。而當MRPRESSO的P值小于0.05,即提示存在離群值和水平多效性,需要在剔除離群值(P<0.05的SNP)后,重新估計因果關聯。敏感性分析采用留一法,將所有SNP進行逐個剔除,計算剩余SNP所產生的效應值并進行分析,若某一SNP去除后對最終結果的影響較大,則說明存在敏感性[19]。
2 結果
2.1 IV信息
篩選出的IV信息結果見表2。

2.2 因果效應的估計結果
IVW分析結果顯示,基礎代謝率[OR=1.39,95%CI(1.00,1.93),P=0.047]、體脂率[OR=1.61,95%CI(1.06,2.44),P=0.024]、臀圍[OR=1.67,95%CI(1.29,2.17),P<0.001]升高均會增加MG發病風險。WM和MR Egger法與IVW結果一致,即基礎代謝率、體脂率及臀圍均與MG成正向因果關系。而BMI與MG沒有顯著的因果關系。兩樣本MR分析結果見圖1,散點圖見圖2。
異質性分析結果顯示,基礎代謝率、體脂率、BMI和臀圍對MG的P值均小于0.05,但由于MRPRESSO法顯示不存在離群值,因此異質性并不對因果關系造成影響。水平多效性檢驗MR Egger回歸顯示,4項身體基本指數的截距項均趨近于零或無統計學意義,MRPRESSO法分析P值均大于0.05,提示不存在離群值和水平多效性。敏感性分析結果顯示,去除任意一個SNP都不會對結果產生影響,提示本研究結果較為可靠。
3 討論
既往研究[20]發現,MG患者普遍存在體重超標問題,可能導致運動量減少、身體壓力增大,進而加劇疾病的嚴重程度。MG患者身體成分的變化,如較高的脂肪含量和較低的肌肉質量,可能是疾病病程和肌肉疲勞導致的體力活動減少等多種因素造成[21]。此外,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glucocorticoids,GCs)作為治療手段也可能會導致身體脂肪分布和含量變化,增加肥胖的風險,發生GCs誘導的脂肪營養不良,對其整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22,23]。多個觀察性研究[9,10,24]均表明MG與肥胖可能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然而二者之間是否存在明確的因果關聯尚不清楚。
流行病學研究在進行病因推斷時,結果常會受到混雜因素和反向因果的干擾,使得病因解釋可信度降低[25]。MR是基于IV理論框架下發展而來的一種因果推斷方法。采用與混雜因素相互獨立的基因變異位點作為IV,基因變異位點可被視為近似的隨機對照試驗,更符合IV的假設條件[26]。因此,MR方法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疾病的因果推斷。本研究結合臨床,選取4項身體基本指數(體脂率、基礎代謝率、BMI、臀圍)作為暴露因素,探究其與MG的因果關聯。通過MR分析,從基因的遺傳變異角度,證實了MG的發生可能與超重或肥胖具有一定的因果關系。因此,對超重或肥胖人群進行體重管理有助于改善健康狀況,減輕和延緩MG的發展。對于已確診的MG患者,確保適當的藥物攝入和運動,達到并保持健康體重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防止疾病惡化。
本研究的局限性:① 研究樣本只選取了歐洲人群的GWAS數據,對于其他人種缺乏外推性;② 僅從因果關系角度探究了身體基本指數對MG的影響,而具體的影響機制未能進一步探究;③ 只選取了4項指標作為暴露因素,對于其他身體指數或能反映身體健康水平的指標與MG的因果關聯尚不清楚。
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MR分析發現基礎代謝率、體脂率及臀圍與MG存在正向因果關系,但BMI與MG的因果關系尚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