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骨質疏松癥已成為最嚴重的健康問題之一,給患者、家庭和社會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康復治療在改善骨質疏松癥患者疼痛、降低骨折風險、提高日常活動能力、促進骨質疏松骨折愈合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越來越受到國內外指南的重視和推薦。本指南由中華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分會主任委員何成奇教授牽頭發起,以國內外指南制訂方法與原則為指導,在2019年《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康復干預中國專家共識》的基礎上進行更新。通過臨床問題篩選與解構、兩輪德爾菲問卷咨詢等方法,以《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ICF)為理論架構,基于當前可獲得的最佳證據,采用推薦意見分級的評估、制訂及評價(GRADE)方法對證據質量及推薦意見進行分級,同時采用GRADE從證據到決策的框架輔助由證據向推薦意見轉化,按照國際臨床實踐指南報告標準進行報告,充分考慮患者意愿及價值觀,并結合中國臨床實踐需求,最終形成骨質疏松癥的康復評定、物理因子治療、作業治療、康復輔具、認知行為、心理治療、傳統中醫治療及健康教育7個方面共計22條推薦意見,以期系統性規范骨質疏松癥康復治療。

引用本文: 中華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分會. 骨質疏松癥康復治療指南(2024版).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24, 24(6): 626-636. doi: 10.7507/1672-2531.202403173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循證醫學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共病指南:現狀、挑戰與機遇
  • 下一篇

    中西醫結合防治術后胃腸功能紊亂臨床實踐指南(202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