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漢彬 1,2,3 , 吳亞楠 2,3 , 黃家藝 1,2,3 , 崔璐 1,2,3 , 梁翠 1,2,3 , 胡曉曄 1,2,3 , 李秀霞 1,3,4 , 張瑜 5,6
  • 1. 蘭州大學衛生技術評估中心/循證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蘭州 730000);
  • 2. 蘭州大學循證醫學中心,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蘭州 730000);
  • 3. 甘肅省循證醫學重點實驗室(蘭州 730000);
  • 4. 蘭州大學醫療器械臨管研究中心(蘭州 730000);
  • 5. 甘肅衛生職業學院(蘭州 730000);
  • 6. 蘭州大學循證醫學中心衛生職業教育轉化基地(蘭州 7300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系統評價不同干預措施對慢性阻塞性肺病(以下簡稱“慢阻肺”)的疾病負擔情況。方法 計算機檢索CNKI、VIP、WanFang Data、PubMed、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等數據庫,搜集慢阻肺疾病負擔相關的隨機對照試驗(RCT),檢索時限均從建庫至2023年10月。由2名研究者獨立篩選文獻、提取資料并評價納入研究的偏倚風險后,采用Stata 16軟件和R語言進行網狀Meta分析。結果 最終納入69個RCT,包括6 689例患者,涉及常規治療、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有創通氣治療、營養支持方案等26項干預措施,偏倚風險評估均為“風險未知”。網狀Meta分析結果顯示,和有創通氣治療相比,無創正壓通氣治療[SMD=?3.84,95%CI(?5.16,?2.52)]和二陳止咳清肺顆粒[SMD=?3.04,95%CI(?5.89,?0.20)]能夠降低慢阻肺患者的住院經濟費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健脾益肺沖劑、咪達唑侖、目標氧療、無創正壓通氣治療和營養支持方案對降低慢阻肺患者死亡率的效果優于常規治療[RR=4.50,95%CI(1.02,19.79);RR=4.81,95%CI(1.25,18.52);RR=6.92,95%CI(3.34,14.32);RR=3.56,95%CI(1.14,11.08);RR=2.70,95%CI(1.86,3.92);RR=3.60,95%CI(2.01,6.4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最佳概率排序顯示,氧療處方成為降低慢阻肺患者死亡率最佳措施的概率(75.2%)最高,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成為降低慢阻肺患者住院經濟費用最佳措施的概率(87.4%)最高。結論 氧療處方可能是降低慢阻肺患者死亡率的最佳措施,無創正壓通氣治療可能是降低慢阻肺患者住院經濟費用的最佳措施。受納入研究數量和質量的限制,上述結論尚需開展更多高質量研究予以驗證。

引用本文: 王漢彬, 吳亞楠, 黃家藝, 崔璐, 梁翠, 胡曉曄, 李秀霞, 張瑜. 慢性阻塞性肺病不同治療措施疾病負擔的系統評價與網狀Meta分析.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25, 25(1): 64-73. doi: 10.7507/1672-2531.202409024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循證醫學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腫瘤患者PICC非計劃拔管的危險因素及風險列線圖模型的建立
  • 下一篇

    血管化骨瓣在下頜骨缺損修復重建中存活率的網狀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