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概述Ⅰ型神經纖維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相關術語及定義,以期對現有術語體系進行規范和統一。 方法查閱國內外NF1相關研究文獻,對該疾病及相關術語的表述進行總結。 結果當前對于NF1的認知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特別是在疾病的術語表述方面,不同的醫學文獻和臨床指南中對于NF1相關特征的命名和描述存在差異。該文通過系統文獻回顧,對NF1相關遺傳類型、臨床表現和病理特征的術語及定義進行了詳細梳理和歸納,對現有診斷標準和術語體系進行進一步規范和統一。 結論通過對NF1定義及相關術語進行厘定,以期增進臨床醫生和研究人員對該疾病的相關認知。
目的總結Ⅰ型神經纖維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基因治療策略和相關研究進展。方法查閱近年來國內外關于NF1基因治療的文獻,對NF1基因結構、功能及其突變進行分析,并從轉基因治療和基因編輯兩方面對基因治療策略進行深入總結。結果NF1是由抑癌基因NF1基因突變引起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腫瘤性疾病,因神經纖維瘤蛋白功能受損而致病,臨床表現復雜,目前尚無法根治。NF1的基因治療策略仍處于研究和開發階段。現有NF1轉基因療法主要是在神經纖維瘤蛋白缺陷的細胞中構建并表達Ras-GTP酶激活蛋白相關結構域基因片段,證實了NF1基因治療的可行性;未來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于使用拆分載體遞送系統,增加單一載體的運載量,以及開發新的遞送系統用于靶向遞送全長NF1 cDNA。此外,新一代基因編輯工具在NF1等單基因遺傳病的治療領域應用潛力巨大,但效率和安全性尚需進一步驗證。結論基因治療,包括轉基因和基因編輯兩大技術,有望成為NF1患者重要的新型治療手段。
Ⅰ型神經纖維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是由于NF1基因突變引起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其發病率約1/3 000,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統,臨床癥狀豐富。基于此,多學科共同參與,聯合遺傳篩查、介入、手術、藥物等多種診療手段的綜合診療模式,是解決NF1患者多樣化訴求、改善患者生存質量的必要手段。近年來,靶向治療藥物的出現進一步豐富了NF1患者的綜合診療手段,臨床就診人數激增。然而,由于該病本身的罕見性及業內對其關注度長期不足,規范化、系統化、精準化的NF1綜合診療模式仍有待進一步完善。本文對我國NF1當前綜合診療現狀進行概述,結合長期對該病的診療和研究經驗,提出幾點我國NF1綜合診療體系的未來發展方向和建議,以期進一步推動該病高質量規范綜合診療體系的建立與發展。
目的總結目前臨床常用的皮膚型神經纖維瘤(cutaneous neurofibroma,cNF)治療方案以及相關研究進展。方法廣泛查閱cNF治療相關文獻,對現有治療方案的適應證及其療效,以及藥物臨床研究進展進行總結分析。結果 cNF是1型神經纖維瘤病的一種標志性特征,對患者外觀和生活質量產生極大負面影響。目前該病治療缺乏統一標準。侵入性治療是臨床常用治療方案,其中手術治療療效確切,但不適用于大量瘤體患者;CO2激光消融、激光光凝、電干燥、射頻消融等方法能一次性治療大量瘤體,兼具處理速度快和治療效果好的特點,但會導致色素減退、色素沉著或大量瘢痕形成。靶向藥物展現出了廣闊應用前景,針對Ras-MEK通路、Ras-mTOR通路、受體酪氨酸激酶等方面的藥物臨床研究正在開展,尚未批準上市。結論 近年來,cNF的治療發展迅速,具有廣闊前景,但各治療方案適應證有待進一步臨床研究明確。
目的 總結多模態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技術在Ⅰ型神經纖維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相關周圍神經腫瘤手術中的應用效果及臨床經驗。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2月接受多模態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下周圍神經腫瘤切除手術的94例NF1患者臨床資料。男49例,女45例;年齡5~78歲,平均33.7歲。腫瘤形態學分型:結節型71例,彌漫型13例,混合型10例。手術目標腫瘤分布區域:顱面部47例,頸部11例,軀干12例,四肢24例。術前44例無明顯神經系統相關癥狀;其余患者存在神經系統相關癥狀,包括視力障礙15例、聽力障礙5例、軀體運動障礙16例、軀體感覺障礙31例,其中7例同時存在1項以上癥狀。腫瘤切除術中根據目標腫瘤侵犯區域的相關神經及毗鄰重要結構,選擇相應的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方案,包括視覺誘發電位(17例)、體感誘發電位(44例)、運動誘發電位(88例)、肌電圖(94例)監測。結果 94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除1例患者接受姑息性切除外,其余93例均按術前計劃行全/近全切除目標腫瘤。病理檢查示神經纖維瘤80例,惡性周圍神經鞘瘤14例。術后發生術區血腫2例、切口感染3例,無其他嚴重并發癥發生。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3~61個月,中位時間15個月。隨訪期間均未發現明顯神經癥狀改變或腫瘤復發。術前視力障礙患者術后14例無改善,1例改善。軀體運動障礙者術后11例癥狀無改善、3例減輕、2例加重,新增4例,1例自覺明顯影響生活。軀體感覺障礙者術后17例癥狀無改善、14例減輕,新增13例。聽力障礙者術后均較術前改善。結論 NF1相關周圍神經腫瘤臨床表現復雜多樣。多模態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技術能實時反映神經受激惹/損傷程度,采用其輔助腫瘤切除安全性高,相關并發癥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