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討甘油三酯葡萄糖-腰圍(triglyceride glucose-waist circumference, TyG-WC)指數與中老年人新發腦卒中風險的關系,并比較 TyG-WC、甘油三酯葡萄糖(triglyceride glucose, TyG)指數和腰圍在新發腦卒中風險預測中的差異。方法 收集 2011 年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中 45 歲以上中老年人數據,結局指標為截至 2015 年自我報告或經醫生診斷的新發腦卒中事件。依據基線 TyG-WC 三分位數將參與者分為 TyG-WC 第 1、2、3 三分位組。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 TyG-WC、TyG 和腰圍與腦卒中的關系,并用受試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線的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curve, AUC)、綜合判別改善指數(integrated discrimination improvement, IDI)和凈重新分類指數(net reclassification improvement, NRI)比較三者對腦卒中的預測價值。結果 共納入 5847 名參與者,TyG-WC 第 1、2、3 三分位組各 1949 人。隨訪 4 年后,新發腦卒中 252 例。TyG-WC 第 1、2、3 三分位組新發腦卒中發生率分別為 2.57%、4.16%、6.2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TyG-WC 和腰圍第 3 三分位組相較于第 1 三分位組的新發腦卒中風險均有所增加[TyG-WC:比值比(odds ratio, OR)=1.465,95% 置信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 CI)(1.033,2.078),P=0.032;腰圍:OR=1.717,95%CI(1.190,2.478),P=0.004];而 TyG 不是新發腦卒中的危險因素(P>0.05)。ROC 曲線分析顯示腰圍的 AUC(0.566)稍高于 TyG-WC(0.556)和 TyG(0.527);TyG-WC 的 IDI(0.25%)稍高于腰圍(0.22%),兩者的 IDI 都明顯高于 TyG(0.07%);腰圍的 NRI(25.04%)稍高于 TyG-WC(19.68%),兩者的 NRI 都明顯高于 TyG(12.02%)。結論 相比于 TyG,高水平的 TyG-WC 和腰圍與中老年人新發腦卒中的風險增加有關。TyG-WC 和腰圍預測中老年人新發腦卒中風險的價值相當,且明顯優于 TyG。
目的 探討腦梗死后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 PCT)與惡性腦水腫(malignant brain edema, MBE)發展的關系。方法 回顧性收集 2017 年 1 月 1 日—2018 年 12 月 31 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內科住院的腦梗死患者資料。根據是否發生 MBE 分為 MBE 組和非 MBE 組。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神經影像學數據。結果 共納入患者 798 例。其中,MBE 93 例(11.65%),非 MBE 705 例(88.35%)。MBE 發生時間的中位數(下四分位數,上四分位數)為發病后 29(24,54)h。兩組患者的入院時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評分、大面積大腦中動脈梗死、構音障礙、低熱、意識狀況、慢性心功能不全、TOAST 分型、機械通氣、胃管安置、入院第 1 天 PCT、入院第 3 天 PCT 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余指標兩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第 1 天 PCT、大面積大腦中動脈梗死均與 MBE 相關。結論 發病后 24 h 內 PCT 升高與急性腦梗死后 MBE 的發生相關。腦梗死后 PCT 升高的患者可能需要仔細的臨床管理。
目的對基因表達綜合數據庫(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骨關節炎患者軟骨細胞基因芯片數據進行生物信息學分析,探究骨關節炎發生的分子機制。方法在 GEO 數據庫(截至 2021 年 4 月 23 日)中按照檢索詞“osteoarthritis OR cartilage OR chondrocyte*”分別檢索人膝骨關節炎軟骨細胞和表達基因的芯片數據,并按照納入標準篩選芯片樣本。對數據進行匯總從而獲取矯正后表達水平的標準化數據。篩選獲得差異基因后,借助基因本體論數據庫、京都基因和基因組數據庫、基因/蛋白質相互作用關系檢索工具、R 語言、Perl 語言、Cytoscape 分析軟件及 DAVID 等數據庫和分析工具,進行差異表達基因分析、功能注釋和富集分析。結果骨關節炎軟骨細胞與正常軟骨細胞比較差異表達基因多數為細胞中組分和部分細胞外區,主要通過蛋白激酶活性的調節等方面參與細胞分裂、有絲分裂、細胞增殖和炎癥反應等方面。這些差異基因富集于細胞增殖相關通路和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號通路為主的信號通路。結論多種途徑參與了骨關節炎軟骨細胞變化的過程,主要涉及到細胞周期、蛋白代謝基因/通路,炎癥因子和細胞因子可能是骨關節炎發病中的重要環節。
目的通過德爾菲法,構建以生活回歸為導向的腦卒中作業治療核心條目,為促進腦卒中患者全面康復及成功回歸提供可靠工具。方法2020 年 1 月—2 月在文獻分析和研究組討論的基礎上,采用德爾菲法,對入選專家進行兩輪函詢以篩選核心條目。結果共入選 22 位函詢專家。最終形成包含 6 個維度、60 個核心條目的以生活回歸為導向的腦卒中作業治療核心條目。兩輪專家函詢的有效回收率均為 100%;專家權威系數平均得分為(0.87±0.54)分;兩輪函詢條目的重要性綜合評分分別為(7.60±0.97)、(8.06±0.35)分,變異系數為 0.14±0.05 和 0.11±0.03,Kendall 協調系數為 0.522(P<0.001)和 0.578(P<0.001)。結論通過德爾菲法構建的以生活回歸為導向的腦卒中作業治療核心條目,專家認可度和一致性較高,可以為腦卒中住院作業治療、出院指導、社區及家庭康復提供科學參考依據。
目的 制定專門針對老年人群的綜合康復評估體系專家共識。方法 計算機檢索 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國知網、維普數據庫,檢索時限均為 2016 年 6 月—2021 年 6 月,提取老年康復評估的相關資料。在文獻分析和研究組討論的基礎上,采用德爾菲法,通過對 20 位老年康復領域的專家進行兩輪專家函詢,篩選核心評估內容,形成老年綜合康復評估體系專家共識。結果 共納入 158 篇文獻。共制定了運動心肺、感知覺、認知心理(含語言)、吞咽二便 4 大板塊,41 個條目的函詢表。兩輪專家函詢的專家積極系數均為 1.0,權威系數得分為(0.92±0.05)分,兩輪函詢條目變異系數分別為 0.174±0.043 和 0.172±0.063,Kendall 協調系數分別為 0.587、0.601,P 值均<0.05。最終形成包含 16 個項目的老年綜合康復評估體系專家共識。結論 通過德爾菲法構建的老年綜合康復評估體系專家共識,包括運動、感知覺、認知、吞咽、言語、心肺、二便、精神心理等元素,專家認可度和一致性較高。
目的系統評價夾閉尿管與自然引流對留置導尿神經源性膀胱患者的影響。方法計算機檢索PubMed、EMbase、CINAHL、EBSCO、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數據庫,搜集與研究目的相關的隨機對照試驗(RCT),檢索時限均為建庫至2022年1月8日。由2名研究者獨立篩選文獻、提取資料并評價納入研究的偏倚風險后,采用RevMan 5.3軟件進行Meta分析。結果共納入7個RCT,包括586名患者。Meta分析結果顯示,夾閉尿管組在首次排尿時間[SMD=?1.03,95%CI(?1.71,?0.36),P=0.03]和首次排尿量[MD=52.72,95%CI(28.84,76.59),P<0.01]方面優于自然引流組。但兩組殘余尿量、尿潴留和尿路感染發生率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當前證據顯示,夾閉尿管對留置尿管神經源性膀胱患者的優勢并不明顯。受納入研究數量和質量的限制,上述結論尚待更多高質量研究予以驗證。
氣管切開是臨床上搶救危急重癥患者時常用的措施,其對患者的生存結局有著重要影響,拔管的時間直接影響患者的康復進程。該文對氣管切開患者拔管管理的國內外研究進展進行綜述,主要從多學科團隊在氣管切開管理中的作用、氣管切開患者拔管的地點、氣管切開患者拔管的條件、氣管切開患者拔管后的傷口護理 4 個方面進行總結和闡述,以期為氣管切開患者的拔管時機選擇和拔管管理提供參考依據,提高拔管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