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介素(intermedin,IMD)又稱腎上腺髓質素2,是降鈣素基因相關肽超家族的一員。IMD能夠無選擇性作用于降鈣素受體樣受體/受體活化修飾蛋白復合物,通過受體復合物上G蛋白的變構,激活下游的效應酶及離子通道,再進一步發揮生物學效應。IMD的作用廣泛,其對血管的作用主要包括血管生成作用、外周血管擴張作用、中樞升壓作用及抗血管鈣化作用;其對心臟的作用主要包括正性肌力作用、正性頻率作用、抗心肌肥厚的作用等。
觀察中介素(IMD)在高血壓合并房顫患者的變化及與心房纖維化的關系。從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內科門診隨訪的患者中,篩選出符合要求的受試者150例參加研究。其中包括單純高血壓組(50例),高血壓合并陣發性房顫組(48例),高血壓合并持續性房顫組(52例)。對受試者完善病史收集及體格檢查,進行心臟彩超檢查,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漿IMD和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水平。試驗結果顯示:①血漿IMD、TGF-β1、左房直徑(LAD)水平在三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且分布趨勢一致,均是高血壓合并房顫組高于單純高血壓組,且持續性房顫組高于陣發性房顫組。②相關性研究結果顯示IMD與TGF-β1呈正相關(r=0.51,P<0.001),IMD與LAD呈正相關(r=0.59,P<0.001),TGF-β1與LAD呈正相關(r=0.57,P<0.001);偏回歸分析顯示IMD與TGF-β1呈正相關(標準系數β=0.31,P<0.001),IMD與LAD呈正相關(標準系數β=0.40,P<0.001),TGF-β1與LAD呈正相關(標準系數β=0.31,P<0.001)。結果提示,隨房顫進展心房結構纖維化逐漸加重,IMD可能抑制了心房肌纖維化的病理生理過程。
目的探討抑郁情緒在支氣管哮喘患者疲勞與生命質量之間的中介效應,為緩解患者疲勞、提高生命質量提供臨床依據。方法2018 年 11 月—2019 年 3 月采用便利抽樣方法選取廣西某三級甲等醫院呼吸科門診就診的支氣管哮喘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包括患者一般情況表、個人疲勞強度問卷中文版、抑郁自評量表、成人哮喘生命質量量表、哮喘控制測試量表。收集相關數據,對抑郁情緒在哮喘患者疲勞和生命質量間進行中介效應分析。結果最終納入患者 120 例。單因素分析顯示,不同年齡、文化程度、居住地、癥狀高發時間、肺功能損害程度、哮喘控制情況、抑郁情緒分級及有無疲勞的患者的生命質量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生命質量與抑郁情緒(r=?0.749,P<0.001)、疲勞總分(r=?0.770,P<0.001)呈顯著負相關,抑郁情緒與疲勞總分呈顯著正相關(r=0.769,P<0.001)。疲勞對生命質量有負向預測作用[標準化偏回歸系數(β’)=?0.587,P<0.001],對抑郁情緒有正向預測作用(β’=0.657,P<0.001);加入抑郁情緒評分后,疲勞得分對生命質量得分效應減少,β’ 值由?0.587 變為?0.319,表明抑郁情緒在疲勞和生命質量間起著部分的中介效應,中介檢驗顯示中介效應顯著。結論緩解或消除支氣管哮喘患者的疲勞癥狀,除了可直接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還可以通過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緒,間接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
目的研究居住地區自然環境狀況與老年人主觀幸福感之間的關系及老年人對環保工作評價在兩者間的作用。方法基于2019年中國社會狀況綜合調查數據庫(CSS),運用R studio、Stata軟件對按照限定條件篩選出的數據進行處理,利用多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Bootstrap中介效應檢驗法檢驗各變量間的效應關系。結果居住地區空氣污染、水質污染、噪音污染及土地、電磁電離輻射等其他污染對老年人主觀幸福感沒有直接影響(P>0.05),老年人對環保工作評價正向影響老年人主觀幸福感(P<0.01)且在居住地區自然環境狀況對老年人主觀幸福感影響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結論政府應繼續發揮主導作用統籌保護環境、治理污染工作,加大宣傳力度;建立公開透明的環保信息披露制度,加強與老年人的溝通交流。
目的 了解口服敵草快中毒患者主要照顧者的照顧負擔現狀,分析其影響因素,以及心理彈性在社會支持與照顧負擔之間的中介效應,為進一步的臨床干預提供理論依據。方法 選取 2019 年 10 月—2021 年 10 月于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接受治療的口服敵草快中毒患者的主要照顧者。采用一般資料調查表、照顧者負擔量(Zarit Burden Interview, ZBI)、心理彈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evalued Scale, SSRS)對主要照顧者進行調查,分析主要照顧者照顧負擔的影響因素。結果 共納入患者及其主要照顧者各 218 例。主要照顧者的年齡、是否為獨生子女、身體狀況、文化水平、經濟收入、每天照顧時間、患者病情及尿敵草快濃度是 ZBI 的影響因素。主要照顧者 SSRS 得分為(26.97±10.21)分,CD-RISC 得分為(56.95±26.64)分,ZBI 得分為(52.95±16.06)分。照顧負擔與社會支持呈負相關(r=?0.369,P<0.05),照顧負擔與心理彈性呈負相關(r=?0.467,P<0.05),社會支持與心理彈性呈正相關(r=0.288,P<0.05)。心理彈性在社會支持與照顧負擔影響中的作用為部分中介,效應占比 41.905%。結論 主要照顧者的社會支持和心理彈性水平偏低,照顧負擔偏重。心理彈性在口服敵草快中毒患者主要照顧者的社會支持與照顧負擔起部分中介作用,臨床工作人員可進行針對性干預,以提高社會支持和心理彈性水平,降低照顧負擔。
目的 利用孟德爾隨機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 MR)方法探討 DNA 拷貝數與阿爾茨海默病風險之間的因果關系及免疫細胞的潛在中介效應。方法 從全基因組關聯分析數據庫中獲取了 731 種免疫細胞、DNA 拷貝數、阿爾茨海默病的相關數據,主要采用逆方差加權方法及 MR-Egger 法,對 DNA 拷貝數與阿爾茨海默病的因果關系進行雙向 MR 分析。此外,通過兩步中介分析識別出可能的中介免疫細胞。結果 篩選后共納入 134 個 SNP 進行雙向 MR 分析。MR 分析結果顯示,DNA 拷貝數與阿爾茨海默病風險之間存在負向因果關系(P<0.05),而反向分析無統計學意義(P>0.05),敏感性分析驗證了結果的穩定性。中介分析顯示免疫細胞表型 HVEM on CD45RA-CD4+在 DNA 拷貝數與阿爾茨海默病風險之間的因果關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應比為 4.6%)。結論 DNA 拷貝數的增加可能會降低阿爾茨海默病風險,免疫細胞在這一因果聯系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目的 探討免疫細胞與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之間的因果關系及血清代謝物的介導作用,以確定潛在的生物標志物和治療靶點。方法 采用兩樣本孟德爾隨機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分析方法,基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數據,分析731種免疫細胞、1400種代謝物與HF的直接和中介作用。選擇有效工具變量,并使用R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主要采用逆方差加權法進行分析,并以MR-Egger分析和加權中位數法作為補充,最后通過Cochran’s Q等檢驗方法評估結果的穩定性。結果 PD-L1 on CD14?CD16+與 HF間存在負向因果關系,敏感性分析支持這一結果,反向MR分析未發現HF對PD-L1 on CD14?CD16+的影響,表明PD-L1 on CD14?CD16+可能在降低HF風險過程中發揮單向作用。進一步的中介 MR分析顯示,PD-L1 on CD14?CD16+可能通過調控鞘磷脂(sphingomyelin,d17:1/14:0,d16:1/15:0)水平,影響HF的發病風險,中介效應比為 6.7%。結論 PD-L1 on CD14?CD16+可能通過提高鞘磷脂(d17:1/14:0,d16:1/15:0)水平,從而降低HF風險,為理解HF的發病機制提供了新的視角。
目的 采用孟德爾隨機化方法(MR)探討神經質人格與功能性胃腸病之間的關系。方法 基于神經質人格和2種功能性胃腸病,即功能性消化不良(FD)、腸易激綜合征(IBS)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數據,提取適當的單核苷酸多態性(SNP)作為工具變量,采用逆方差加權法(IVW)作為主要的分析方法,并通過Cochran’s Q檢驗、MR-PRESSO檢驗、MR-Egger截距、留一法進行敏感性分析。進一步進行兩步法MR分析,以檢查咖啡攝入、飲酒、吸煙、抑郁的中介效應。結果 單因素MR分析顯示,遺傳決定的神經質人格會增加FD和IBS的發病風險[FD:OR=1.448,95%CI(1.057,1.983),P=0.021;IBS:OR=1.705,95%CI(1.210,2.403),P=0.002)]。Cochran’s Q檢驗、MR-Egger截距、MR-PRESSO未觀察到顯著的異質性或水平多效性。留一法分析也未發現單個SNP對整體結果有較大的影響。多因素MR分析表明,即使在調整其他混雜因素后,神經質人格與FD及IBS患病風險升高之間的關聯仍然存在。兩步法MR中介分析揭示,抑郁在這一效應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比例分別為59.41%[95%CI(5.69%,113.12%)]和67.53%[95%CI(31.55%,103.51%)]。結論 神經質人格與FD及IBS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因果關聯,而抑郁可能在這種關聯中扮演著重要的中介角色。